[发明专利]空气增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2445.6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3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昂奇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53/04 | 分类号: | F02B53/04;F02B53/08;F02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增压 | ||
1.一种用于给转子内燃机提供压缩空气和风冷空气分路的空气增压器,其包括:在转子内燃机进气口(2)区域的外壳(1)上固定着相配的压气壳体(10)和压气壳体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壳体座(11)具有风冷空气出口(12)和压缩空气出口(13),在所述压气壳体(10)的进气口(20)设置有空气滤清器(14),在所述压气壳体(10)内设置有安装在驱动轴(21)上形成压缩空气和风冷空气的分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和风冷空气的分流装置包括风冷叶轮(30)和圆管式的压气叶轮(50),风冷叶轮(30)位于圆管式压气叶轮(50)的轮圈内,风冷叶轮的叶片(31)与压气叶轮(50)的轮圈相连成为轮幅,压气叶轮的叶片(51)围绕在轮圈外围轴向延伸,压气叶轮(50)形成的压缩空气与风冷叶轮(30)形成的风冷空气之间分流风向相同且由轮圈互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和风冷空气的分流装置包括风冷叶轮(30)和圆盘式的压气叶轮(40),风冷叶轮(30)位于圆盘式压气叶轮(40)的圆盘中心,风冷叶轮的叶片(31)与压气叶轮(40)的轮圈相连成为轮幅,压气叶轮的叶片(41)围绕在轮圈外围径向延伸,压气叶轮(40)形成的压缩空气与风冷叶轮(30)形成的风冷空气之间分流风向互相垂直且由轮圈互相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叶轮(30)和所述圆管式的压气叶轮(50)为一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叶轮(30)和所述圆盘式的压气叶轮(40)为一体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式压气叶轮(50)的管底部与压气壳体座(11)对应端部之间设有密封装置(1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式压气叶轮(40)的盘底部与压气壳体座(11)对应端部之间设有密封装置(1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式的压气叶轮(50)的轴向空间形成压缩空气通道(15)经所述压气壳体座(11)的压缩空气出口(13)通向转子内燃机进气口(2);所述风冷叶轮的叶片(31)的轴向空间形成风冷空气通道(32)经所述压气壳体座(11)的风冷空气出口(12)通向转子内燃机外壳(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式的压气叶轮(40)的径向空间形成压缩空气通道(15)经所述压气壳体座(11)的压缩空气出口(13)通向转子内燃机进气口(2);所述风冷叶轮的叶片(31)的轴向空间形成风冷空气通道(32)经所述压气壳体座(11)的风冷空气出口(12)通向转子内燃机外壳(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昂奇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昂奇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24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小区分布式电冷热联供发电站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体总成的润滑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