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缸组件及其全自动双向加压液压压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6732.4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先春;蒋淮同;陆宝春;李亮;张猛;徐亚军;李明;张承建;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3/08 | 分类号: | B28B3/08;B28B17/00;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238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及其 全自动 双向 加压 液压 压砖机 | ||
1.一种全自动双向加压液压压砖机,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压砖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压砖机主体包括上固定横梁(7)、下固定横梁(3)、上活动梁(6)、下活动梁(4)、中间模框(11)、上压头(10)、下压头(12)、四根导向立柱(5)、上油缸、下油缸,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为上油缸、下油缸运动提供动力,驱动上活动梁(6)、下活动梁(4)沿导向立柱(5)上下运动,使固连在上活动梁(6)、下活动梁(4)上的上压头(10)、下压头(12)对中间模框(11)中的粉料进行双向加压和砖坯顶出动作;
其中所述四根导向立柱(5)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固定横梁(7)、上活动梁(6)、中间模框(11)、下活动梁(4)、下固定横梁(3),具体是四根导向立柱(5)的上端与上固定横梁(7)固定相连,该上固定横梁(7)同轴心固定连接上油缸,该上油缸固连上活动梁(6);该四根导向立柱(5)的下端与下固定横梁(3)固定相连,该下固定横梁(3)同轴心固定连接下油缸,该下油缸固连下活动梁(4);该四根导向立柱(5)穿过该上活动梁(6)和下活动梁(4)的四端圆柱孔,分别通过导套(19)同轴心滑动配合,上活动梁(6)下端固连上压头(10),下活动梁(4)上端固连下压头(12);在上压头(10)和下压头(12)之间的四根导向立柱(5)上固定安装中间模框(11);
所述下油缸包括下油缸活塞杆(13)和下油缸固定柱塞(15),下固定横梁(3)同时为下油缸缸体,在该下固定横梁(3)中心竖直方向设置空腔,所述下油缸活塞杆(13)在下固定横梁(3)的空腔内同轴线滑动配合,该下油缸活塞杆(13)中心开有内腔,所述的下油缸固定柱塞(15)在下油缸活塞杆(13)的内腔中同轴线滑动配合;该下油缸固定柱塞(15)中心开有通孔,底端固定在下固定横梁(3)的空腔底面;下固定横梁(3)底部水平位置分别设置下油缸第一油口(311)、下油缸第二油口(312)和下油缸充液口(313),均与下固定横梁(3)的空腔相通,其中下油缸第二油口(312)与安装后的下油缸固定柱塞(15)的通孔相通,下油缸充液口(313)外安装有下油缸充液阀(16);下油缸活塞杆(1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连下活动梁(4),与下固定横梁(3)固定连接的下导向套(14)和下油缸活塞杆(13)之间设置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向加压液压压砖机,其特征在于下油缸固定柱塞(15)下部设置圆环凹槽,两个半圆法兰(70)位于下油缸活塞杆(13)和下固定横梁(3)的空腔底部之间的腔体,并与所述圆环凹槽配合后通过螺栓将下油缸固定柱塞(15)固定在下固定横梁(3)的空腔底面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向加压液压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缸包括上油缸缸体(18)和上油缸活塞杆(9),上固定横梁(7)中心设置和上油缸缸体(18)直径相同的圆柱通孔,圆柱通孔与上油缸缸体(18)同轴心配合,该上油缸缸体(18)固定在上固定横梁(7)上;该上油缸缸体(18)中心竖直方向设置空腔,上油缸活塞杆(9)在该空腔内与上油缸缸体(18)同轴心滑动配合;上油缸缸体(18)顶部设置上油缸充液口(181),该上油缸充液口(181)上安装有上油缸充液阀(17),该上油缸充液阀(17)位于充液油箱(8)内部;所述上油缸缸体(18)上部水平位置开有上油缸第一油口(182),上油缸缸体(18)下部水平位置开有上油缸第二油口(183),所述的上油缸充液口(181)、上油缸第一油口(182)和上油缸第二油口(183)均与上油缸缸体(18)的空腔相通;该上油缸活塞杆(9)下端通过螺栓固连上活动梁(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向加压液压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缸第一油口(182)、下油缸第一油口(311)和下油缸第二油口(312)处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0)、第二压力传感器(47)、第三压力传感器(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向加压液压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变量泵(22)、第一单向阀(28)、第二单向阀(29)、第三单向阀(38)、第四单向阀(46)、第五单向阀(53)、辅助油缸(2)、布料油缸(69)、电液比例换向阀(68),所述变量泵(22)由电机(21)驱动,该变量泵(22)的进油口通过过滤器(20)连接油箱,变量泵(22)的出口同时连接先导式溢流阀(25)的P口、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27)的P口和第一单向阀(28)的进油口;第一单向阀(28)的出油口同时连接第二单向阀(29)、第四单向阀(46)的进油口;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27)的A口和第一溢流阀(26)的P口相连,第二二位二通换向阀(27)的P口和先导式溢流阀(25)的控制油口X口连接,第一溢流阀(26)的T口、先导式溢流阀(25)的T口、第一二位二通换向阀(24)的A口同时通过热交换器(23)连接油箱;
第二单向阀(29)的出口、第一二位三通换向阀(30)的T口、第二插装阀(35)的A口、第二二位三通换向阀(32)的T口、梭阀(33)的P2口、第三插装阀(37)的A口、第三二位三通换向阀(36)的T口互相连通,并且同时均通过第一节流阀(42)与第一蓄能器(41)、第一压力表(43)、第二溢流阀(44)的P口连接;第二溢流阀(44)的T口通过第二节流阀(45)连接油箱;第一二位三通换向阀(30)的A口连接上油缸中的上油缸充液阀(17)的控制油口X口;梭阀(33)的P1口、第一插装阀(34)的A口、第二插装阀(35)的B口同时和上油缸中的上油缸第一油口(183)连接;梭阀(33)的A口和二位四通换向阀(31)的P口相连,二位四通换向阀(31)的A口和第一插装阀(34)的X口连接,第二二位三通换向阀(32)的A口和第二插装阀(35)的A口连接,第三二位三通换向阀(36)的A口和第三插装阀(37)的A口连接;
第三插装阀(37)的B口与第三单向阀(38)的进油口相连,第三单向阀(38)的出油口、第三二位二通换向阀(39)的P口同时和上油缸中的上油缸第一油口(182)相连;第一二位三通换向阀(30)的P口、第一插装阀(34)的B口、第二二位三通换向阀(32)的P口、二位四通换向阀(31)的T口、第三二位三通换向阀(36)的P口、第三二位二通换向阀(39)的A口连接油箱;
第四单向阀(46)的出油口、电液比例换向阀(68)的P口、第四二位三通换向阀(50)的T口、第四插装阀(54)的A口、第五二位三通换向阀(52)的T口、第六插装阀(56)的A口、第六二位三通换向阀(59)的T口、第七二位三通换向阀(60)的T口、第八二位三通换向阀(57)的T口、第九二位三通换向阀(58)的T口、第七插装阀(61)的A口相互连通,并且同时均通过第三节流阀(66)与第二蓄能器(63)、第二压力表(64)、第三溢流阀(65)的P口连接;第三溢流阀(65)的T口通过第四节流阀(67)连接油箱;电液比例换向阀(68)的A口、B口分别与布料油缸(69)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第四二位二通换向阀(50)的A口与下油缸中的下油缸充液阀(16)的控制油口X口相连,下油缸充液阀(16)的出油口与下油缸中的下油缸充液口(313)连接,下油缸充液阀(16)的进油口通过手动开关阀(49)连接油箱;第五二位三通换向阀(52)的A口和第四插装阀(54)的X口连接,第六二位三通换向阀(59)的A口和第六插装阀(56)的X口连接,第七二位三通换向阀(60)的A口和第七插装阀(61)的X口连接,第八二位三通换向阀(57)的A口和第五插装阀(55)的X口连接,第九二位三通换向阀(58)的A口和第八插装阀(62)的X口连接;第四插装阀(54)的B口与第五单向阀(53)的进口连接,第五单向阀(53)出口、第五二位二通换向阀(51)的P口同时连接到下油缸中的下油缸第一油口(311);第五插装阀(55)的A口、第六插装阀(56)的B口同时连接到下油缸中的下油缸第二油口(312);第七插装阀(61)的B口、第八插装阀(62)的A口分别与辅助油缸(2)的有杆腔相连,该辅助油缸(2)的无杆腔连接油箱;电液比例换向阀(68)的T口、第四二位三通换向阀(50)的P口、第四二位二通换向阀(51)的A口、第五二位三通换向阀(52)的P口、第六二位三通换向阀(59)的P口、第七二位三通换向阀(60)的P口、第八二位三通换向阀(57)的P口、第九二位三通换向阀(58)的P口、第五插装阀(55)的B口、第八插装阀(62)的B口连接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未经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67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原棉棉包车
- 下一篇:适用于运输车辆的汽车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