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4469.3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4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薛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风驰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F02M3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发动机正常运作,必定要有大量的纯净空气吸入。如果空气中对发动机有害的物质(灰尘、胶质、氧化铝、酸化铁等)被吸入,缸筒、活塞组件会增加负担,出现异常磨损的状况,以至混入发动机机油,造成更大幅度的磨损,导致发动机性能劣化、寿命缩短。车用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以防止发动机在工作中吸入带有杂质颗粒的空气而产生磨损。
目前,发动机使用的空气滤清器上的空气滤芯大部分是由密封圈、上端盖、外护网、滤纸、内护网和下端盖灯部件组成,现有的内、外护网大部分采用的是电焊连接护网或者竖向咬合护网,这种结构的护网在裁剪的时候容易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不能完全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效率低,长期使用之后,在滤芯上的杂质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能完全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效率高,滤芯上的杂质易于清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包括滤筒、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控制器,其中,
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设置在滤筒的两端,第一端盖上设有进气口,第二端盖上设有出气口;
第一腔内设有内滤筒、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内滤筒设置在第一滤芯内部,第一滤芯设置在第二滤芯内部,内滤筒、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将第二腔分隔成第一滤腔、第二滤腔、第三滤腔和第四滤腔,进气口与第一滤腔相通,出气口与第四滤腔相通;内滤筒上分布有滤孔,内滤筒上设有检测内滤筒上灰尘厚度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内滤筒内设有导水管,导水管上分布有喷头,喷头内设有流量阀,流量阀与控制器连接,导水管与水箱接通,滤筒上设有用于接收并排出喷头喷出的水的水槽;
第一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内滤筒上滤渣的厚度,控制器内事先预设有第一预设厚度值,控制器根据第一检测装置获取内滤筒上灰尘的实时厚度值并将内滤筒上灰尘的实时厚度值与第一预设厚度值比较,当内滤筒上灰尘的实时厚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厚度值时,控制器控制50%的喷头内的流量阀增大流量,且任意相邻的喷头内的流量阀至少一个增大流量。
优选的,第二滤腔内设有用于清理第一滤芯上灰尘的第一清理装置和第二清理装置,第一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滤芯上设有检测第一滤芯上灰尘厚度的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第一清理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半环形刮板,第一伸缩杆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伸缩杆沿着滤清器轴向位移,第一半环形刮板与第一伸缩杆连接;滤筒上设有与第一半环形刮板相适配的第一排渣口,第一排渣口处设有第一活动门,第一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第二清理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半环形刮板,第二伸缩杆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控制器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伸缩杆沿着滤清器轴向位移,第二半环形刮板与第二伸缩杆连接;滤筒上设有与第二半环形刮板相适配的第二排渣口,第二排渣口处设有第二活动门,第二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第一滤芯采用多层滤网,且从第二滤腔向第三滤腔方向滤网的滤孔规格逐渐增大。
优选的,第二滤芯采用多层滤网,且从第三滤腔向第四滤腔方向滤网的滤孔规格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风驰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风驰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4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