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6318.1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阻隔 层共挤膜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制备软管等产品采用的片材,均是采用吹塑挤出管的工艺制备的圆筒状膜得到,多层共挤技术是现在应用较广、技术较为成熟的生产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制备的圆筒状膜,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膜的厚度不均,造成产品的管壁厚度不均,容易产生残次品;其次,圆筒状膜的管径固定,不能够便捷调整管径制备得到不同规格的片材;再次其生产效率较低;最后,这种圆筒状膜制备的片材不能够进行印刷,只能通过套贴标签的方式附着标签。对产品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均带来不利影响,不能够满足片材的材料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制备的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即片材的厚度均匀,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和质量要求;能够根据软管的性能要求调整各个层的成分,满足不同种类生产的片材要求;能够在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上进行凹印、柔印、胶印、烫金等表面处理;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各层构成对称结构,使阻隔层和功能层数量增倍,具有更佳的阻隔性能;膜的厚度增倍,能够生产出片材,其厚度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是通过挤出机和模头吹出膜泡,膜泡是具有阻隔层的多层结构,膜泡的最内层材料为自粘性材料,膜泡进入加热夹辊将筒状膜泡压合为双层的片状结构,再通过加热辊加热后使双层的片状结构通过自粘性材料粘合为一体结构,再通过冷却、收卷制得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
常规的生产方法是将膜泡定径冷却后,分切成为片状的膜,收卷后得到膜产品;而本发明将膜泡通过气垫辊支持,使膜泡稍许降温定径后,再次加热和压合,使膜泡最内层的自粘性材料粘合,构成一体结构的片材,使所有的阻隔层和功能层加倍,厚度加倍,制成满足生产需求的片材;增倍的阻隔层和功能层,能够使片材和产品具有更佳的阻隔性能,提高了片材和产品的产品性能;常规方法生产的膜厚度较小,一般为30-250微米,只能够作为膜来使用,而本发明方法增倍后的片材厚度能够达到500微米,生产出的片材完全能够满足软管等产品的生产要求。
本发明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生产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挤出机和模头挤出多层共挤膜的膜泡,模头上方膜泡外侧的若干个气垫辊喷出的气流支持浮起膜泡;气垫辊对膜泡进行降温,使膜泡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确定其固定的直径大小和膜泡厚度;同时,膜泡由气垫辊支撑浮起,不会与膜泡产生摩擦,避免膜泡表面产生拉丝等现象,确保膜泡的最佳质量;
(2)膜泡进入气垫辊上方的两个平行的加热夹辊之间,排出膜泡内的空气,加热夹辊将筒状膜泡压合为双层的片状结构,并对双层的片状结构进行预热;预热是为了提高自粘性材料的热贴强度,排出内部的空气,便于后续的加热粘合操作;加热夹辊内流通热水;
(3)双层的片状结构进入两个加热辊之间,双层的片状结构被加热后通过最内层的自粘性材料粘合为一体结构的片材;加热辊加热后,使最内侧的两层自粘性材料粘合,使贴合的两侧膜泡粘合为一体结构,构成片材,使片材的功能层及阻隔层加倍,厚度加倍;这样加热贴合操作,能够释放内应力,使膜的表面平整度提高,收卷后不会产生收卷不均的现象;
(4)将片材通过冷却辊冷却降温,得到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冷却辊进行冷却降温,使膜冷却定型;
(5)将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通过收卷辊收卷,完成生产过程。
优选的,加热辊的温度为20-95℃;冷却辊的温度为5-20℃。
优选的,加热辊的温度为50-95℃;冷却辊的温度为5-10℃。
优选的,膜泡的最内层的自粘性材料包括PE、PP、EVA、Surlyn树脂。共挤膜能够使用的各种自粘性材料均可使用。
优选的,膜泡是具有阻隔层的4-15层结构。
优选的,膜泡的膜厚度为30-250μm;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厚度为50-500μm。
优选的,气垫辊包括辊轴,辊轴的圆周外侧设有筒体,筒体的两端通过支撑板与辊轴固定连接;筒体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个风孔组,每个风孔组设有4-8个风孔,每个风孔组内的所有风孔位于筒体的同一个径向圆周上。风孔吹出气流,支撑和冷却膜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6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