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MS的异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7677.9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贺雅娟;万立;马斌;邢彦;甄少伟;罗萍;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ms 异步 时序 电路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电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AMS的异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数字电路设计采用的是同步时序电路设计流程及方法。随着工艺线宽进入到深亚微米甚至纳米级,芯片供电电压不断降低,同步时序电路面临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譬如:漏电功耗在电路总功耗中的比例越来越大、IR drop导致功能错误、电路鲁棒性变差等。异步时序电路由于其结构特点,天然地具有同步电路所不具备的低功耗、低IR drop、高鲁棒性等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了以上所提到的同步时序电路在小线宽工艺下面临的问题。同步和异步时序电路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异步时序电路采用握手协议替代同步时序电路的全局时钟,以实现系统各个部件之间数据的传输。异步时序电路类似于系统的精细度时钟门控和由实际的延迟决定的非同相局部时钟,从而使寄存器只在需要的位置和需要的时刻触发。正是异步时序电路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以下优势:(1)低功耗,由于异步时序电路结构各模块之间是由精细的电平信号控制的,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时钟翻转所产生的动态功耗;(2)高速,由于在异步时序电路中,运算速度由实际的局部延迟决定,而不是同步时序中全局最差情况的延迟;(3)低电磁噪声辐射;(4)对电源电压,温度和工艺参数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5)由于不存在时钟树,也就不存在由于时钟树过长所引起的IR drop过大。上述这些特性使得异步时序电路越来越受到VLSI设计者的青睐。然而,异步电路设计至今并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在微米级以及更大的工艺线宽条件下,异步时序电路并不比同步时序电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2)异步时序电路中替代时钟树的控制电路依然消耗芯片面积和功耗;(3)相对于同步时序电路,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缺乏成熟的EDA工具支持,缺少一个成熟的可借鉴的设计流程和设计策略。所以,虽然异步时序电路本身更具优势,但鉴于以上三方面原因,异步电路尤其是大规模的异步电路设计并不容易,这也使得异步时序电路的发展较为缓慢。随着工艺线宽不断变小,电路规模不断变大,异步时序电路在实现高性能、低功耗VLSI电路系统的潜力也不断增大,其应用面将越来越广。因此,进行大规模异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关于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定制设计,从构建电路的基本单元开始,通过各个子电路设计完成整体异步时序电路搭建。这类方法的主要代表有零协议逻辑电路(NCL),通过设计标准零协议逻辑如与门、非门、加法器、选择器等搭建整体电路系统。这类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异步电路的特性,使电路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工作量大,电路仿真耗时长,并不适用于VLSI电路设计。第二类是基于现已开发的异步时序电路设计软件,包括Petrify、VSTGL等,以及相应的硬件描述语言,诸如Balsa、Tangram等。这些异步时序电路开发的工具和硬件描述语言虽然针对性强,但是软件本身并不成熟,往往受到电路规模的限制。第三类方法采用解同步的设计思想,在传统的同步设计流程实现电路逻辑功能的基础上引入异步电路设计工具,生成局部控制信号以取代全局时钟信号,保持电路的逻辑部分不变,将时序单元中的寄存器改变为锁存器,通过局部控制信号控制锁存器的开启与关闭,完成数据在数据流方向上的传输。该类方法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异步电路设计,但是由于同、异步设计软件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因此在接口电路设计上有一定的困难,无法有效地进行电路整体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电路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MS的异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MS的异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所设计的异步时序电路的整体架构;
b.根据异步时序电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控制通路和数据通路两部分;
c.以定制的方式完成替代全局时钟的控制通路设计,同时采用传统同步时序电路设计流程,以建立虚拟时钟的方式完成数据通路设计;
d.利用所搭建的AMS仿真平台,对控制通路和数据通路进行仿真、验证,得到形成整体电路的结构。
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控制通路为用于完成逻辑运算;所述数据通路为用于控制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7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温水杯
- 下一篇:一种渗流数值计算中的内部逸出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