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美拉唑的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0561.9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学峰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4439;A61K47/34;A61K47/24;A61K47/10;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美拉唑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美拉唑的化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是溃疡的高发地区,据统计约10%左右的人群在一生中曾经患过本病,而且全世界每年约40%的人群遭受消化性溃疡病痛的折磨。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两者比例约1.56~5.6∶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慢性病、复发系数较大的病种,需较长时间的治疗,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对患者来讲,药品的价格因素十分重要。因此,广大患者迫切需要疗效好、安全性高、价格低、不良作用小、耐用性好、对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的产品。
奥美拉唑,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pH。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或糜烂性食管炎、佐-埃二氏综合征等,对用H2受体拮抗剂无效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也有效。
奥美拉唑具有亚硫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其稳定性易受pH值、光线、重金属离子、氧化性和还原性成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酸性条件时,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可发生破坏性变化,出现变色和聚合沉淀现象。从以上分析得出,pH值高低是影响奥美拉唑注射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奥美拉唑在碱性条件下是稳定的,而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色。
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天然的抵御胃酸及胃蛋白酶侵蚀的完善机制,但是当有幽门螺杆菌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对其损害时,导致消化性溃疡病发生。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揭示这病因,并有H2受体拮抗剂治疗药物有效地治疗,22年后,两人而获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上世纪80年代,又有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比H2抑制剂治疗作用更强大和持久。奥美拉唑就是典型的代表药物,目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一线首选药物之一。但是,现有技术的奥美拉唑冻干针剂,制剂生产中还是采用活性炭脱热原工艺,导致活性炭微小粒子、重金属离子都残留在药液中,净脉滴注时带入人体血液中,带来药物性对身体的损害,而且本发明研究发现,活性炭吸附药液中的热原并不彻底,原因是:一是大多数的药厂采用活性炭加入重量为药液体积的0.08%以下;二是活性炭本身没有除热原活化。本研究还发现,活性炭带来的重金属离子、铁离子对药物有氧化危害;现有技术制备的冻干针剂辅赋形剂采用甘露醇作赋形剂的骨架,甘露醇对血管有刺激不良反应;现有技术的奥美拉唑制备,没有保护带硫原子的基团在制造、储存运输、使用过程及进入体内的氧化及过氧化、光氧化引起的该药物的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学峰,未经邓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0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