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0852.8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平;蒋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乾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悬置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
背景技术
悬置是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悬置的一项重要功能,即是对发动机进行限位。根据发动机输出动力的特性,悬置需要限制发动机4个自由度的位移,分别为前后位移,左右位移,上下位移和绕发动机曲轴旋转的位移。
一般,发动机有3-4个悬置。要实现对发动机4个自由度的限位,一般要求所有悬置共同作用。这样,每个悬置都至少设计2个方向以上的限位结构。这使每个悬置的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上升。
发动机悬置是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与副车架托架的连接处,能够固定发动机的位置,并起到一定的支撑减震作用,是保证汽车发动机安装及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主要部件。
因此对于连接发动机悬置与汽车车身的支架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目前市面上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存在以下问题,发动机悬置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差,发动机悬置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结构占用空间大。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佳、占用空间小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佳、占用空间小的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包括支架底板、安装在支架底板上端面的支架挡板以及若干安装在支架底板下端面的支架支脚,所述支架挡板包括第一挡板、与第一挡板连接的第二挡板以及与第二挡板连接的第三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的夹角角度等于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形成的夹角角度,所述支架底板开设有若干设置在第一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且位于第二挡板一侧的第一固定通孔、若干设置在第二挡板另一侧的第二固定通孔以及与第一固定通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三固定通孔,每个第一固定通孔和每个第二固定通孔贯穿对应的支架支脚,所述第三固定通孔位于第一固定通孔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发动机悬置的支架中,支架底板包括芯体以及设置在芯体表面的增强层,所述芯体为铝合金材料,所述增强层包括由芯体向外顺次为包覆在芯体上的陶瓷层Ⅰ、细砂层、陶瓷层Ⅱ以及填充有玻璃纤维的橡胶层,所述玻璃纤维在橡胶层中以经线和纬线交错的形式存在(以经线和纬线纵横直接叠放的形式或者以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的形式,交织时可以为经线纬线之间逐根交织或者隔1根交织或者隔两根交织),其中陶瓷层Ⅰ和陶瓷层Ⅱ之间的间隙为0.1-0.3mm,细砂层紧密填充在间隙内。本方案中选用铝合金材质的芯体和陶瓷层Ⅰ、细砂层、陶瓷层Ⅱ以及填充有玻璃纤维的橡胶层表层,保证本体的主体材料仍旧为铝合金材料,从而在整体设计、结构性能、产品重心等方面保持稳定,从而便于实现新老产品结构件的通用性,而无需进行产品重心和稳定性调整。同时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构件整体质量,调整质心,同时还可以通过表层的玻璃纤维对法向的剪切应力和径向的拉伸应力进行缓冲衰减,从而达到对产品机械性能有效增强的目的。采用经线纬线交错形式排布的玻璃纤维,可以使得本体在全方向上实现对法向剪切应力和径向拉伸应力的衰减,同时配合应力冲击在传递到细砂层时通过细砂之间的发散、衰减和轻微的偏移作用,从而实现对支架底板在全角度上对法向剪切应力和径向拉伸应力的各向同性的等效衰减,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本来的断裂强度和拉伸强度,避免在法向出现抗剪切应力能力差的“短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铝合金材料的组成包括(wt%),Si:4.7-5.6%,Mg:2.0-2.3%,Ti≤0.25%,Fe≤0.08%,Mn≤0.05%,Cu≤0.05%,Zn≤0.03%,Ag0.1-0.3%,碳纤维纳米线1-2%,Al余量,其中碳纤维纳米线为具有侧面生长有短枝的主干结构的枝干状,并且平均每一根碳纤维纳米线的主干上有短枝3-5根,Ag以晶须形式生长于芯体表层(银晶须柔韧性好,并且具有极为优秀导热和导电作用,有利于保持支架底板在使用中与其余结构的连接和支撑,同时可以对振动摩擦等产生的热量或者静电起到良好的传输和分散作用,提高发动机在长期应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方案通过采用非取向碳纤维纳米线对芯体铝合金材料进行加强,在微观结构上实现各向同性的应力衰减。同时采用具有短枝的枝干状结构的碳纤维纳米线,可以实现铝合金材料组织结构内的晶格、结晶、非晶等组织的立体化交联,提高组织结构之间的联接紧密性,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拉伸、屈挠和断裂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乾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乾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0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仪表板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遮阳板组件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