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振件的橡胶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496190.5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枞阳县金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6;C08L23/16;C08L23/08;C08L45/02;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4;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振件 橡胶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减振件的橡胶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是影响汽车乘坐舒适度的重要因子,汽车减振件和相应的阻尼材料被用以隔离和衰减NVH,控制NVH的传递,从而提升轿车的乘坐舒适度,人们对汽车振动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汽车NVH的研究。
NVH是各大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整车约1/3的故障与NVH有关,各车企约20%的研发经费用于解决汽车的NVH。汽车减振件被广泛的运用于解决NVH问题。
减振橡胶是汽车减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减振橡胶用于在汽车减振件提供支撑连接功能时,阻止并衰减振动能量的传递。制备减振橡胶并研究分析减振橡胶的材料性能对汽车减振件的研发生产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汽车减振件的橡胶制备原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胶、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高耐磨蜡、炭黑、硫化剂和促进剂,通过上述材料经过开炼机制备的汽车减振件的橡胶强化路面测试结果仅仅达到车厂指标的70%左右,存在着硬度、断裂强度、耐持久低温和耐持久高温等的不足。
注:“PHR”表示橡胶(或树脂)中添加剂百分含量,(每百份橡胶含量partsperhundredsofrubber(orresin))例如:**20PHR代表每100g或kg等质量单位橡胶(或树脂)添加20g或kg等质量单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减振件的橡胶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能够使克服现有汽车减振件的橡胶制备时,橡胶产生的硬度不够、断裂强度不足,不耐持久高温以及低温等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橡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天然橡胶60PHR-90PHR;
丁苯橡胶6PHR-10PHR;
EPDM橡胶18PHR-27PHR;
EAM橡胶18PHR-27PHR;
填料80PHR-110PHR;
氧化锌3PHR-7PHR;
硬脂酸1PHR-3PHR;
防老剂1PHR-3PHR;
特种蜡4PHR-7PHR;
高耐磨炭黑40PHR-70PHR;
硫磺1PHR-3PHR;
促进剂2PHR-4PHR;
松焦油30PHR-45PHR;
古马隆5PHR-9PHR。
优选的,所述的填料为碳酸钙或陶土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的防老剂为防老剂4010NA或防老剂RD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的特种蜡为微晶体蜡。
优选的,所述的高耐磨炭黑为炭黑N550。
优选的,所述的促进剂为促进剂CZ或促进剂TMTD2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的一种汽车减振件的橡胶材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60PHR-90PHR的天然橡胶、6PHR-10PHR的丁苯橡胶、18PHR-27PHR的EPDM橡胶和18PHR-27PHR的EAM橡胶均切成长、宽和高分别为150mm、150mm和15mm的胶片;
(2)将天然橡胶、丁苯橡胶、EPDM橡胶和EAM橡胶的胶片投入烘烤箱中,胶片在烘烤箱中用60℃烘烤30min,接着再投入混炼机中混炼;
(3)开启混炼机冷却水,再投入切好的胶片,塑炼90s令胶片塑化;
(4)之后再开启混炼机上顶栓,投入80PHR-110PHR的填料、3PHR-7PHR的氧化锌、1PHR-3PHR的硬脂酸、1PHR-3PHR防老剂、4PHR-7PHR的微晶体蜡和40PHR-70PHR的炭黑N550,再合上上顶栓继续混炼90s;
(5)在混炼机显示温度低于90℃时,添加1PHR-3PHR的硫磺和2PHR-4PHR的促进剂,并继续混炼60s,在混炼机中混炼至呈混合胶体,之后再快速卸料,放在不锈钢架上冷却;
(6)将(4)得到的胶体停放冷却12-24h,之后再将胶体投入混炼机中重复混炼90s;
(7)向上述(5)再次混炼过后的胶体中加入30PHR-45PHR的松焦油和5PHR-9PHR的古马隆,将胶体搅拌成胶浆;
(8)将上述所得胶浆置于模具中,在150-180℃下加热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枞阳县金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枞阳县金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6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