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所得诊断模型及模型的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97792.2 申请日: 2015-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5044343B 公开(公告)日: 2017-03-08
发明(设计)人: 王家林;薛付忠;张涛;赵德利;朱正江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33/574 分类号: G01N33/574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代理人: 贾波
地址: 250117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食管 细胞 诊断 模型 构建 方法 所得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具体涉及一种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标记物,诊断标记物的筛选方法、以该诊断标记物为基础构建的诊断模型,以及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该诊断标记物和诊断模型对于食管原位癌、早期和晚期食管癌都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特别适合于食管癌早期诊断,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管癌(esophagealcancer)是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且90%患者的组织类型为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癌发病隐匿,早期无症状或症状很不典型,发现时已是临床晚期,普遍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约为13%)。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食管癌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在食管癌高发区的早诊早治平台和临床上常用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包括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造影、食管超声内镜、食管内镜检查等。但这些方法均为有创检查、操作复杂、且价格高昂,限制了其在食管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食管癌发生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包括在分子水平上涉及众多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以及长期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的影响(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如喜欢腌制酸菜或霉变食品、长期喜进烫食、吸烟、饮酒不良嗜好等)。代谢组学是对生物样品(如血清、尿液、唾液等)中所有分子量低于1000Da小分子代谢物(如脂肪酸、氨基酸、核苷及甾体等生物小分子)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从而监测机体受疾病或危险因素累积等干扰后内源性物质做出的代谢响应。体内的生物信息由基因经转录传递给蛋白质,最终体现为小分子代谢物。不同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反映的生物体内在差异,代谢组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小分子代谢物不仅是机体生命活动、生化代谢的物质基础,还体现了某些外来因素对体内代谢环境的改变,因而某些独特代谢物的浓度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事实上反映了疾病内在的表现和外在病因。近年来研究发现,诸如代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卵巢癌)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基础生化代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人类理解复杂疾病的代谢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复杂疾病的筛检和早期诊断提供崭新的技术方法。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基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首先是相关的功能基因表达发生改变或突变,然后是一系列细胞信号传导及蛋白质合成改变,最终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使得代谢产物发生变化。食管癌的发生正是环境危险因素逐渐积累并不断损伤机体各代谢通路稳态的结果。目前,已经有人利用代谢组学对食管癌进行研究,例如Wu等(WuH,XueR,LuC,etal.Metabolomicstudyfordiagnosticmodelofoesophagealcancerusing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JChromatogrBAnalytTechnolBiomedLifeSci,2009,877(27):3111-7.)、Zhang等(ZhangJ,BowersJ,LiuL,etal.EsophagealcancermetabolitebiomarkersdetectedbyLC-MSandNMRmethods.PLoSOne,2012,7(1):e30181.)、Xu等(XuJ,ChenY,ZhangR,etal.Globalandtargetedmetabolomicsof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discoverspotentialdiagnosticandtherapeuticbiomarkers.MolCellProteomics,2013,12(5):1306-18.)都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食管癌进行了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未经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7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