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贴片机PCB板输送调宽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0455.4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3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远长;龚龙权;徐泽宇;何国田;陈震宇;赵红全;肖剑;鲍捷;吴姣娇;秦羊阳;何瑞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H9/00 | 分类号: | B65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贴片机 pcb 输送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输装置,具体而言,属于一种用于贴片机PCB板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现代高科技的需要,电子零件越来越精细,元件结构也由以前的DIP直插件发展到表面贴装件,各种IC的形状也正朝向SMT件的形状发展,其中,0603(1608)件在人的肉眼下可以操作已到了极限。
目前,电路板组装技术有很多,其中最可靠和应用最广泛的是表面贴装技术,它拥有当今生产制造中最热门的一些性能指标,如自动化的生产、可靠性、轻量化等。据有关数据统计,全世界70%以上的电子产品的组装采用了表面贴装技术,而贴片机已经成为当今电子产品组装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它的技术含量很高,是机电一体化的产物,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等于一体,贴片机将表面组装元件(如芯片、电阻、电容等)迅速而精确的贴装到印刷电路板装元件的位置,如电路板爆盘、PCB板等,能够实现吸取、位移、定位、放置等功能。其中,PCB板的定位夹紧需要一套独立的机构来完成。
在生产线中,贴片机配置在点胶机或丝网印刷机之后,是通过移动贴装头把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放置PCB焊盘上的一种设备。全自动贴片机是用来实现高速、高精度地全自动地贴放元器件的设备,是整个SMT生产中最关键、最复杂的设备。
申请号201410405904.2,申请日2014.08.18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PCB传送机构,该发明中依靠光电传感器反馈给控制系统信号,使皮带输送机构停止运行,再进行夹紧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光电传感器的感应误差,光电传感器、控制系统、步进电机的响应时间的差异,每块PCB板的停止位置并不相同,这就给后续的贴片带来误差,若采用光学对中方式可避免PCB板停止位置不同对贴片误差的影响,但光学系统的加入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贴片机PCB板输送调宽夹紧装置,该装置在不采用光学系统的前提下,对PCB板实现精准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贴片机PCB板输送调宽夹紧装置,包括调宽定位机构、设置在调宽定位机构上的传输机构以及夹紧机构;所述调宽定位机构包括固定端、移动端和使移动端向固定端运动的调宽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于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端与传输机构之间的固定夹紧部和设置在所述移动端与传输机构之间的移动夹紧部;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控制固定夹紧部和移动夹紧部向上运动的升降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挡板15,所述移动端包括活动挡板19,固定挡板15与活动挡板19相向设置,所述调宽机构包括丝杆机构和伺服电机2,所述丝杆机构包括丝杆21、丝杆支撑座20,所述丝杆21的一端穿过活动挡板19并可转动的设置于丝杆支撑座20内,丝杆21的另一端与伺服电机2连接,所述丝杆支撑座20与固定挡板保持相对静止。
优选的,所述调宽定位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活动挡板两端的导轨副。
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挡板15一端的第一主动轮9-2、设置在固定挡板另一端的第一从动轮16-1和连接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的第一传送带13-1,所述第一主动轮由第一步进电机7-2驱动,所述传输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活动挡板19一端的第二主动轮9-1、设置在活动挡板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轮16-2和连接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第二传送带13-2,所述第二主动轮由第二步进电机7-1驱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部包括气缸27、连接板24、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导轨副、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所述气缸的末端与连接板2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设置于连接板上且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挡板滑动连接,所述导轨副的导轨25设置于连接板上,第二支撑杆12-2垂直设置于导轨副的滑块28上且第二支撑杆与活动挡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杆顶端的第一下顶板14、设置在固定挡板顶端的第一上顶板11-1、设置于第二支撑杆顶端的第二下顶板18和设置在活动挡板顶端的第二上顶板11-2,其中,所述第一下顶板位于第一上顶板下侧,第二下顶板位于第二上顶板下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固定挡板通过导轨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活动挡板通过导轨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顶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0-2、10-3,至少两个定位柱10-2、10-3距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二下顶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0-1、10-4,至少两个定位柱10-1、10-4距有一定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0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式移动数据中心电动移动式机架
- 下一篇:一种数据流匹配ACL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