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奶油酶解基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5553.7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6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王昕悦;郭宁;黄伟;沈国;陈荣荣;楼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20 | 分类号: | A23L27/2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油 酶解基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奶油酶解基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食品工业化进程中,食品添加剂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天然健康的诉求日趋强烈,因此,如何利用天然原料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成为各企业和院校的研究重点。乳制品是食品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乳制品开发的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市场也广。
脂肪酶是一类可以水解甘油三酯释放脂肪酸的酶制剂,现阶段,各高校和企业用脂肪酶酶解无水奶油,释放中短链脂肪酸,增强香气,制备天然奶味基料,为了进一步增强香气,常加入微量的低碳醇(如乙醇等)进行酯化,如专利CN103734663A公开了一种奶味香精基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其以乳脂肪为原料,加入水、缓冲液和脂肪酶进行酶解,然后加入油脂重量的1-15%的乙醇,进行超声酶解,生成酯类物质,降低产物酸值,使产品更加稳定。但是该类方法制备的奶味基料为油溶性,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要制成水溶性的则需要将奶油酶解基料经过乳化后得到,工艺较为复杂,乳液稳定性存在隐患,且乳化工艺中,作为油相的奶油酶解基料只占整个乳化体系的5%-20%,香气香味被稀释,影响作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天然奶油为原料,利用生物催化技术开发稳定天然的水溶性奶油酶解基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开发的奶油酶解基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转酯化:以质量计,取无水奶油10份,加入天然食用酒精50-100份,天然正丙醇0.5-1份,天然正丁醇0.25-0.5份,加入脂肪酶A 0.01-0.1份,于30-50℃、密闭搅拌条件下催化转酯6-18h,灭酶,离心取上层得到奶油转酯化产物;
(2)催化水解:取奶油转酯化产物10份,加入1-4份无菌水,加入0.005-0.05份脂肪酶B,于40-60℃条件下,催化水解4-8h,经灭酶、离心除去固体,经真空浓缩2-4倍得水溶性奶油酶解基料;
其中,所述的脂肪酶A来源于黑曲霉、米根霉、米曲霉或酵母;
所述的脂肪酶B来源于动物胰腺。
本发明设计了奶油酶解基料的应用,将奶油酶解基料直接添加至食品中,增强食品奶香和奶味。
同时,本发明还设计了奶油酶解基料的应用,是以奶油酶解基料为原料,通过加入香原料调配成奶味香精后使用;所述的香原料是乙酸、己酸、辛酸、癸酸、十一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丙位辛内酯、丙位壬内酯、丙位癸内酯、丙位十一内酯、丙位十二内酯、丁位辛内酯、丁位任内酯、丁位癸内酯、丁位十一内酯、丁位十二内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偶姻、丁二酮、丁酰基乳酸丁酯、硫噻唑、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本发明与现有公开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与传统方法在奶油水解后添加少量乙醇酯化增强香气香味的工艺不同,本发明在水解之前先加入过量的天然食用酒精、正丙醇和正丁醇的混合溶剂,对无水奶油进行彻底转酯,最大限度的提升奶油利用率。同时,天然混合溶剂的使用,使香气更加丰富和饱满。
(2)本发明通过先转酯化增加亲水成分,然后增加水分含量,通过来源于动物胰腺的脂肪酶进行逆向水解,得到的天然奶油酶解基料,与传统先水解后酯化的工艺相比,本发明得到的天然奶油酶解基料奶味纯正,无带果甜香的酯味,且有效致香成分含量高。同时得到的天然奶油酶解基料即为水溶性,无需乳化即可用于水溶体系,与传统需要乳化的产品相比,香气强度强,且体系稳定。
(3)本发明根据来源不同的脂肪酶的特性,分阶段对天然奶油成分进行酶催化处理,得到的奶味成分真实、协调。
(4)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奶油酶解基料可以直接作为食品配料添加至食品中,改善食品风味和口感;还可作为原料,经过调配得到奶味香精后应用,且得到的奶味香精具有天然的协调感,没有不良的化学气,与市场上现有的产品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5)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菱角保健酱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鲜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