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7063.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丛培民;孙海亮;朱晓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隔板 零件 连续生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隔板零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的交通工具,而汽车的使用性能自始至终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因此,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厂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汽车隔板作为汽车车身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隔板的强度及质量直接影响了汽车行车安全性的好坏,隔板的生产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传统模具在汽车隔板生产过程中冲压一次只能冲制一个半工序零件,增大冲压成本。人员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对冲压零件由于人的误操作造成零件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依次设置于上模座下表面的冲压凸模刀、上模修边刀、上切边刀、压料板,所述的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修边刀的中下部并与上模修边刀相连,所述的整形冲头设置于压料板的中部;所述的压料板连接氮气气缸a;
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依次设置于下模座上表面的冲压凹模刀、下模修边刀、翻边刀块、下切边刀;
所述的模具前端连接送料带;
待加工材料由送料带送入模具,由压料板压紧,经过冲压凸模刀与冲压凹模刀配合进行冲压,然后经下模修边刀和与之对应的上模修边刀进行修边,修出材料片形状,再经上翻边刀块与下翻边刀块配合采用半拉延技术翻边,通过上翻边刀块压住成型材料的同时与压料板配合在氮气缸a的作用下夹紧成型材料向下翻边,控制材料均匀地从R角流走通过,最后经下切边刀与上切边刀配合,将材料与料带分离,输出成型产品。
所述的上模修边刀和下模修边刀均采用镶块结构。
所述的下翻边刀块嵌入上翻边刀块内,并在下翻边刀块四周设有压边圈,压边圈与上翻边刀块底部相匹配,压边圈是全包围形式,包围下翻边刀块,所述的压边圈块连接氮气气缸b。
所述的半拉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压料板在氮气气缸a的作用下压住材料,送入下翻边刀块上,氮气气缸b驱动压边圈向上运动,使压边圈与其上方的上翻边刀块配合压紧材料,同时,上翻边刀块和下翻边刀块对材料进行翻边。
所述的模具与送料带连接的料带搭边处设有凸包模,凸包模直接压送料带压出凸包,使送料带稳定。
所述的凸包模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包,凹模上设有与所述凸包相匹配的凹槽,压料带在凸包模处直接冲压出凸包,以增加送料带的强度,使送料稳定。
所述的下模座和上模座的角端处设有连接上模和下模的四个导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寿命长:所有修边块均使用镶块形式。延长了模具自身的使用寿命,减小了对生产设备的损害及耗损;
(2)维修方便:使用镶块形式,在维修时不用再将整个模具吊到维修现场,占用大量的场地,只需将需要维修的镶块拆下即可维修;
(3)冲压效率高冲压成本低:照级进方式连续落料,减少了所需要的冲次,冲孔动作修边动作以及翻边等动作同时进行,一次成型,该模具为自动生产,消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4)凸包模在送料带上冲压出一个个包,增强了料带的强度,使送料稳定;
(5)R角处翻边采用半拉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R角翻边起皱。并且全包围的压边圈使得翻边时的侧向力全部抵消,不用增加防侧导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具的凸包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模具翻边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为:1上模座,2下模座,3冲压凹模刀,4下模修边刀,5压料板,6氮气气缸a,7送料带,8凹模,9凸模,10上翻边刀块,11下翻边刀块,12压边圈,13氮气气缸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7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