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桥梁一体化视错觉标识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07990.2 申请日: 2015-08-18
公开(公告)号: CN105088984A 公开(公告)日: 2015-11-25
发明(设计)人: 杜志刚;王婷;郑展骥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E01F9/03 分类号: E01F9/03;E01F9/015;E01F9/04;E01F9/053;E01D19/10;E01D19/12;E01D19/06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王守仁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速公路 桥梁 一体化 错觉 标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桥梁一体化视错觉标识系统,属于交通工程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涵洞、通道、桥梁等在公路里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随之,高速公路产生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桥头跳车现象就是其中之一。桥头跳车是指由于路桥的沉降不均而引起的,当车辆经过路桥衔接处时发生的车轮振动现象。它不仅影响到车辆运行时的舒适性,降低了道路服务水平,而且增加了油耗,加重桥面的破损,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当汽车失去稳定时,就会发生侧滑或倾翻现象,影响行车安全,严重的桥头跳车现象甚至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高速公路上,线形标准高,桥涵、通道构造物较为密集,而且路、桥的基础差别很大,限速一般为60~120km/h,设计车速较高,这使得桥头跳车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同时,现状桥头标识少,桥上限速一般比正常路段低20Km/h,因而在桥梁路段超速行为较为严重。虽然桥上线形条件好,但是桥上环境单调,参照物少,驾驶员在桥上行驶时容易缺乏方向感、速度感,特别是当夜晚环境照度较低时,容易因为视错觉造成超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一旦桥梁发生交通事故,则事故严重程度要远大于其他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且容易引起交通阻塞。

现有的对桥头跳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工程防治措施来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目前国内公路部门和科研单位采用的多种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对软弱地基处理,现在国内有:换填法、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粉喷桩复合地基等常用方法。施工设施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设计车速较高,桥上单调,参照物少,驾驶员在桥上行驶时容易缺乏方向感、速度感,桥头跳车问题较为严重的高速公路路桥结合部,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梁一体化视错觉标识系统,以实现车辆在桥头平稳过渡,并提升驾驶员感知速度,有助于驾驶员控制车速,使驾驶员轻松愉悦,防治驾驶疲劳,提高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同时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高速公路桥梁一体化视错觉标识系统,具体是:在距离桥梁伸缩缝前50m处设置桥头跳车警告标志;在路面设置路面横向视错觉标线和路侧反光突起路标,它们共同构成中频视觉信息流;在路缘处设置路缘红白相间标记线,在桥头伸缩缝处设置桥头伸缩缝处红白相间标线,它们共同构成高频视觉信息流;在桥侧混凝土护栏设置韵律感曲线和路面音符,它们共同构成低频视觉信息流。

所述的路面横向视错觉标线由长0.45m、宽0.45m,横向间距为0.45m的白色正方形标线构成;该路面横向视错觉标线布置在距离桥头伸缩缝30m的路面处,并且对称分布在上、下桥路段的路面两侧,采用全天候反光标线,每20~30m一组。

所述的路面音符由长3m、宽1.5m的白色音符构成;该路面音符布置在沿行车方向对称分布的上、下桥路段的路面两侧,采用高强级反光膜,每隔两组横向视错觉标线设置一组,每组2个音符。

所述的路缘红白相间标记线由长1.5~3.0m,宽0.5m,间距1.5~3.0m红白相间的长方形标线构成;该路缘红白相间标记线布置在路两侧的路缘石下缘及顶部,采用全天候反光标线。

所述的路侧反光突起路标由长、宽均为0.10m,间距20~30m突起路标构成;该路侧反光突起路标采用高强度反光膜,设置在车道边线、车道分界线处。

所述的桥头伸缩缝处红白相间标线,由长0.45m、宽0.45m,间距0.45m红白相间正方形标线的构成;两条桥头伸缩缝处红白相间标线之间是桥头伸缩缝;该桥头伸缩缝处红白相间标线布置在桥头伸缩缝前后,各设置一组。

所述的桥侧混凝土护栏韵律曲线由周期为80m,波峰1.2m的蓝色正弦曲线构成;该桥侧混凝土护栏韵律曲线布置在桥侧混凝土护栏上,韵律曲线为低频视错觉信息。

所述的高频视觉信息流的频率为8~12Hz。

所述的低频视觉信息流的频率为0.125~0.25Hz。

所述的中频视觉信息流的频率为0.5~1Hz。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7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