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挂面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4554.8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成祥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1/337;A23L1/0528;A23L1/3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挂面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藻挂面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挂面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挂面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食健康需求的增强,挂面也从单一的果腹、便捷、低档次产品,发展成为集营养、功能、保健、美味、方便于一身的中高档产品。作为传统健康主食,挂面已经成为食品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海藻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藻类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主要特征为:无维管束组织,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现象;不开花,无果实和种子;生殖器官无特化的保护组织,常直接由单一细胞产生孢子或配子;以及无胚胎的形成。海藻中富含营养物维生素、矿物质、钾、碘、钙等。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特别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营养,口感更好,具有保健作用的海藻挂面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藻挂面,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
高筋面粉:60-85,
海藻浆:10-30,
柠檬酸:2-4,
食用碱:0.5-0.8,
食用盐::1.2-1.8,
谷朊粉:2-10,
魔芋精粉:0.1-0.4。
作为优选,所述海藻挂面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
高筋面粉:65-80,
海藻浆:15-25,
柠檬酸:2.5-3.5,
食用碱:0.6-0.8,
食用盐::1.4-1.6,
谷朊粉:4-8,
魔芋精粉:0.2-0.3。
作为优选,所述海藻挂面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
高筋面粉:70-75,
海藻浆:18-23,
柠檬酸:2.7-3.3,
食用碱:0.6-0.8,
食用盐::1.4-1.6,
谷朊粉:5-7,
魔芋精粉:0.2-0.3。
作为优选,所述海藻挂面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
高筋面粉:73,
海藻浆:21,
柠檬酸:3.1,
食用碱:0.7,
食用盐::1.5,
谷朊粉:6,
魔芋精粉:0.3。
上述海藻挂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海藻提前12小时放入适量水中浸泡,清洗干净;
b、将魔芋精粉提前2个小时放入适量的水中浸泡,待其完全溶解,备用;
c、将浸泡洗净后的海藻用胶体磨打浆;
d、将浸泡溶解后的魔芋精粉加入到溶液c中,再加入柠檬酸、食用盐、食用碱与谷朊粉,使其充分混合溶解;
e、将步骤d中混合均匀的溶液加入到高筋面粉中进行和面,和面时间约20分钟;
f、将步骤e中和好的面团放入熟化机进行熟化,待用;
g、将步骤f中熟化后的面团按常规工艺进行压延、切条、烘干、切断、称量、包装得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g中烘干分区为预烘干区和主烘干区。
进一步的,所述预烘干区控制温度10~15℃,相对湿度70~80%,烘干时间占总烘干时间的30~40%;所述主烘干区控制温度25~30℃,相对湿度75~85%,烘干时间占总烘干时间的6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高筋面粉和海藻浆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挂面,利用胶体磨打磨海藻,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海藻的营养成分,使挂面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钾、碘、钙等,再加入魔芋精粉使挂面口感更加爽滑,不容易煮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海藻挂面,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
高筋面粉:60,
海藻浆:10,
柠檬酸:2,
食用碱:0.5,
食用盐::1.2,
谷朊粉:2,
魔芋精粉:0.1。
上述海藻挂面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成祥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成祥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