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吊式高层建筑自动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5235.9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露;周琼;杨小东;贾洪铎;朱红生;苗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吊 高层建筑 自动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悬吊式高层建筑自动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逐渐向高层化发展,然而,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由于目前登高消防车最高只能达到50m,因而对于更高层的火灾事故,现有的消防车、云梯和消防炮等传统地面消防设备难以应对。目前,地面远程气动式灭火炮已经成为研究消防设备的热点,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是航天科工二院高层楼宇灭火系统“导弹灭火”,这种远程灭火炮是在地面采用车载系统进行发射,因此对其射程和射高要求很大,由于其发射装置均是基于军用武器平台,在民用推广中,存在安全隐患大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并且定点灭火准确率不够。
由于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的飞行特性,其在高层建筑消防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直升机悬吊消防舱体对失火楼层展开近距离灭火,对于解决目前高层建筑消防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为达到一个大射程,当前灭火弹发射方式多采用气动或火药化学能加速方式,然而在火灾现场近距离灭火情况下,这两种方式均在安全方面表现出其局限性。因而,开发出一种用于悬吊消防舱体上的采用变性能加速式灭火弹发射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悬吊式高层建筑自动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吊式高层建筑自动灭火装置,包括消防舱体、供弹系统、发射系统和平面自平衡装置,所述消防舱体包括铝型材框架、大万向轮和推进螺旋桨,所述大万向轮安装在铝型材框架的下方,所述推进螺旋桨安装在铝型材框架的外部,所述供弹系统包括弹匣、弹盘、支架、弹盘外箱、槽轮主动轮、槽轮从动轮和第四伺服电机,所述弹匣包括托弹簧、托弹板和弹匣外壳,所述供弹系统通过支架安装在消防舱体的顶板上,所述支架连接弹盘外箱上,所述弹盘安装在弹盘外箱的内部,所述槽轮从动轮和槽轮主动轮从后到前依次安装在弹盘外箱的前方,所述第四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架底部的前方,所述弹盘的一侧安装有空弹口,所述弹匣外壳的开口端固定于弹盘外箱上并与空弹口对接,所述托弹簧和托弹板均安装在弹匣外壳的内部,且托弹簧包覆在托弹板的外部;所述发射系统包括发射炮管、气缸、连杆、第一伺服电机、卡扣、平面凸轮、撞压块、推进座、储能弹簧、直线导轨和第一丝杠螺母,所述发射炮管的底部安装在消防舱体的内部,发射炮管的顶部通过引导槽与供弹系统相接,所述气缸安装在发射炮管的上方,所述连杆安装在气缸前方的发射炮管上,且气缸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杆上,所述卡扣和平面凸轮均安装在发射炮管的右侧,所述卡扣和平面凸轮通过活动滚轮连接,卡扣的左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丝杠连接在发射炮管的前端,所述撞压块安装在发射炮管的内部,所述推进座通过导杆安装在撞压块的前方,所述推进座对应于导杆的滑孔中设有直线轴承,导杆的活动端设有弹性胶圈,所述撞压块和推进座上均设有螺旋限位槽,所述储能弹簧通过螺旋限位槽安装在撞压块和推进快之间,所述直线导轨安装在发射炮管的底部,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安装在推进座的前端;所述平面自平衡装置安装于消防舱体的底板上,平面自平衡装置包括竖向传动机构和横向传动机构,所述横向传递机构由平衡块、第二丝杠螺母、丝杠、直线导轴、中心轴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竖向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组合和第三伺服电机,所述平衡块通过小万向轮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二丝杠通过第二丝杠螺母安装在平衡块的前方,所述中心轴安装在第二丝杠的前方,所述直线导轴安装在第二丝杠的上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安装在中心轴的前方,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齿轮组合穿过底板装在中心轴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位于第一丝杠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地面灭火系统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射程不足的问题,采用机械式发射装置增强了安全性,突破了高层建筑消防瓶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供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发射系统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发射系统的前视剖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平面自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未经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5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利用环保防潮纸
- 下一篇:一种具有优质手感的半边绒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