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3783.6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生;庞磊;包丽娜;孙佳琳;包永睿;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3/00;C12Q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84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药物 筛选 集成化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由上层的PDMS流体通道层(1)与下层的玻璃层(2)构成;所述PDMS流体通道层(1)与玻璃层(2)通过氧等离子键合构成不可逆结构的流体通道单元;
所述流体通道单元包括:位于芯片上游的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与位于芯片下游的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所述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与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之间设有缓冲结构区(5),所述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与缓冲结构区(5)通过微通道(9)相互连通;
所述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由若干列细胞培养单元(7)并联组成,所述细胞培养单元(7)由若干个细胞培养腔(8)相互串联组成一列,每两列细胞培养单元(7)的出口由微通道(9)逐级互相连接,最终连接成一个出口通道(10),该出口通道(10)末端作为细胞注入口(11);
所述浓度结构区(3)最上端设有若干个进样孔(12),所述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由多级分支通道组(15)组成,所述分支通道组(15)的分支通道(16)数量从进样孔(12)向缓冲结构区(5)逐层依次增加,至数量与细胞培养单元(7)的列数相同;
所述缓冲结构区(5)由若干列缓冲单元(6)组成,所述缓冲单元(6)的列数与细胞培养单元(7)的列数相同;
所述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最下层分支通道(16)的每一个出口,都通过所述缓冲结构区(5)的一列缓冲单元(6)与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的一列细胞培养单元(7)入口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6)设有两个出液口(17)及一段“S”形弯曲流道(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由四列或四列以上偶数列的细胞培养单元(7)相互并联组成,所述细胞培养单元(7)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细胞培养腔(8)相互串联组成一列;所述每列细胞培养单元(7)中包含的细胞培养腔(8)的数量大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孔(12)的数目大于1个,小于细胞培养单元(7)的列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孔(12)为两个,分别作为药物入口(13)与培养基入口(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分支通道组(15)连通形成的横向直型通道宽度为为200-400,弯曲的分支通道(16)宽度为100-3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腔(8)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尺寸为(0.8-1.2)×(0.8-1.2),所述微通道(9)宽度为200-50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6)的弯曲流道(18)宽度为100-3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缓冲结构区(5)通道高度相同,为80-200μ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使用微流体驱动装置,将细胞悬液通过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的细胞注入口(11)注入芯片,待细胞均匀注满各细胞培养腔(8)后,移走微流体驱动装置,使芯片中溶液处于静置状态,并将芯片置于细胞培养箱中放置培养;
步骤2、培养3-3.5h后细胞贴壁,用微流体驱动装置经由细胞注入口(11),以0.1-0.4μL·min-1的速度实时通入培养液,并将芯片置于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实时培养;
步骤3、培养12-72h后停止实时培养,用软胶带贴住缓冲结构区(5)的各出液口(17),在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的不同进样孔(药物入口(13)和培养基入口(14))处,分别加入所需浓度的待测药物溶液和空白培养液,并同步施加驱动力,使溶液始终保持从上游的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3)流向下游的阵列式细胞培养区(4),芯片置于细胞培养箱中;
步骤4、12-72小时后停止注入所述待测药物溶液和空白培养液,揭下缓冲结构区(5)的各出液口(17)的软胶带,从细胞注入口(11)处加入洗涤溶液,施加驱动力,对细胞进行洗涤;
步骤5、在所述细胞注入口(11)处加入染色溶液,施加驱动力,对细胞进行染色;
步骤6、将芯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凋亡坏死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37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