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3783.6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生;庞磊;包丽娜;孙佳琳;包永睿;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3/00;C12Q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84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药物 筛选 集成化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筛选是新药研究的最初过程和关键步骤,目的是发现新药,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成本过高、周期过长、过程复杂、通量不足、成功率低下等缺点一直制约着现代药物的筛选和开发。现阶段以96孔板为基础的高通量筛选由于其快速、高效等特点,适合药物初步筛选,被国际大多数药物研究机构广泛采用,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药物筛选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然而这种基于常规孔板的药物筛选方式存在一些局限,如试剂消耗大、操作繁琐、检测和分析灵敏度低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普及与应用。因此,药物筛选技术的微型化、自动化和低成本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瑞士的Manz和Widmer等首次提出了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该技术通过在大小仅为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集成各种具有功能单元的微通道,构成网络和阵列,并通过操纵流体在通道中的行为以实现各种常规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中需要的甚至难以完成的功能。由于具有快速检测分析、试剂消耗量少、灵活可控、信息量大、高通量等诸多优点,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疾病诊断与治疗、药物合成与筛选等领域,成为21世纪最为热门的前沿技术之一。新药研发是微流控芯片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微流控芯片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多种单元技术在整体可控的微小平台上灵活组合、规模集成,利用微系统内流体独有的尺度效应,成十倍、百倍地提高样品处理和反应效率,大幅降低样品和试剂消耗,利用芯片快速和多通道的特点可显著提高分析和筛选通量。由于诸多优点,该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药物筛选的限制,显著缩短整个药物筛选周期,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出现,给药物筛选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
微流控芯片在细胞水平药物筛选方面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例如微流控芯片操作所需的细胞量很少,适合来源稀缺但又十分重要的细胞研究;芯片的多维网络结构形成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与体内环境类似,可以精确控制温度、成分等因素,从而高度模拟体内细胞外基质;且由于微通道中的高表面积体积比,使得更多的界面可以用来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传送效率提高,细胞代谢加快,且可以将药物的合成分离富集、细胞培养、药物刺激、药效实时检测等多步工序集成在单片的微系统中。
目前,将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细胞研究和药物筛选等方面已有不少报道,如Ye等人在文献(NannanYe,JianhuaQin,WeiweiShi,XinLiu,BingchenLin,Cell-basedhighcontentscreeningusinganintegratedmicfluidicdevice,LabChip,2007,7(12),1696-1704)中构建了一种集成化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微流控芯片,该芯片集浓度梯度稀释和加样、细胞培养、细胞刺激和细胞标记等单元操作于一体,实现了肝癌细胞多种参数测量的高内涵筛选;Wu等在文献(WuJ,WheeldonI,GuoY,etal.Asandwichedmicroarrayplatformforbenchtopcell-basedhighthroughputscreening[J].Biomaterials,2011,32(3):841-848.)中设计了一种具有“三明治”夹层结构的、细胞水平的阵列式高通量筛选芯片,通过荧光检测药物与乳腺癌细胞(MCF-7)的相互作用,筛选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实验采用9-羟基喜树碱进行实验,证明其有效可行,该方法为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提供了一种快速、低成本的途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方法,该芯片含有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和阵列式细胞培养区,一次运行即可获得多个实验相关参数,为药物筛选和细胞-药物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和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药物筛选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由上层的PDMS流体通道层与下层的适合细胞贴壁生长的玻璃层构成;所述PDMS流体通道层与玻璃层通过氧等离子键合构成不可逆结构的流体通道单元。
所述流体通道单元包括:位于芯片上游的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与位于芯片下游的阵列式细胞培养区;所述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与阵列式细胞培养区之间设有缓冲结构区,所述浓度梯度生成结构区、阵列式细胞培养区、与缓冲结构区通过微通道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3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