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木耳酥脆即食品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6680.5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7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义;张鹤东;谢晨阳;付婷婷;么宏伟;韩书昌;冯磊;吴洪军;赵凤臣;胡伟;楚玉男;谭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27/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木耳 酥脆 食品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木耳即食品,具体涉及一种口感酥脆的黑木耳即食产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的主要成分及医疗保健价值:每百克黑木耳含蛋白质10.6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65.5克,粗纤维7.0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烟酸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磷脂、植物固醇等。含钙量相当于鲫鱼的7倍;含铁量是芹菜的20倍、猪肝的7倍、鲫鱼的70倍,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补血食品。黑木耳的胶质体具有很大有吸引力,它能把残留在人们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集中起来,排出体外,是良好的保健食品。黑木耳内还有一种类核酸物质,可以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颇有益处。黑木耳中的多糖有抗癌作用,可以用于肿瘤病人的食疗。黑木耳具有益智健脑、滋养强壮、补血治血、滋阴润燥、养胃通便、清肺益气、镇静止痛等功效等功用。祖国医学认为,黑木耳能“益气不饥,轻身强志”。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一种特殊的植物胶质,能促进胃肠蠕动,促使肠道脂肪食物的排泄,减少食物脂肪的吸收,从而起到减肥作用。目前黑木耳市场产品单一,原料大量积压,研制开发营养方便快捷的休闲即食产品是市场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缺乏一种口感酥脆香辣的黑木耳即食产品,主要原因是由于黑木耳含有凝胶类物质,加工后干硬无法食用。有关技术资料介绍将黑木耳粉碎加入面粉等其它粉剂制成脆片产品,黑木耳粉与淀粉等粉剂材料的吸水性能和组织结构大不相同,膨化的只是淀粉组织而黑木耳粉仍然以原有的凝聚状微小颗粒分散在淀粉组织中间,要达到酥脆的效果,黑木耳只能成为一种添加材料,大大降低了黑木耳营养特征。还有资料介绍采用冷冻膨化方法加工黑木耳脆片,不仅大大增加了冷冻成本而且木耳脆硬不酥口感不好。市场上有薯片和谷物类膨化产品,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很容易膨化,采用薯片等产品加工工艺方法无法使黑木耳膨化。市场上还有一种海苔产品,这种产品的脆度是由海苔本身组织结构特性所决定的,海苔组织是一种单细胞叶状体结构,几十张叠加在一起才像纸张一样厚薄,它经过干燥后无需膨化即可达到酥脆的效果,采用海苔产品加工工艺方法更无法使黑木耳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黑木耳酥脆即食产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黑木耳酥脆即食品的加工方法,包括油炸和调味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在油炸前还包括使用果胶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三种混合酶制剂酶解的步骤。所述酶解的时间为6-8小时。所述的调味品包括、味素、辣椒粉、麻椒粉和胡椒粉。所述调味品加入的比例按重量份计,每450-500份黑木耳加入精盐 20-25份、味素 8-10份、辣椒粉 8-12份、麻椒粉 3-5份和胡椒粉 2-3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处理黑木耳,使黑木耳的蛋白、多糖和纤维这类凝胶结构松解,再经过油炸等工艺加工制成酥脆可口的即食产品,不但解决了大量使用粉剂添加料和脆硬口感不佳的难题,而且使黑木耳的凝胶组织松解,使黑木耳的各种营养物质更加容易释放被人体充分吸收。
以黑木耳为主要原料,经过清洗、切丝、酶解、真空油炸、附味、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该产品麻辣鲜香酥脆,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食用简便快捷,适合所有具齿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具有开胃、补充矿物质等作用,可长期保存,方便旅游携带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6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杏鲍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枪鱼护色剂及其制备、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