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引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9154.4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9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振;马远;邱一豇;吴勇;周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电振华晶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20 | 分类号: | C30B29/20;C30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生法 生长 蓝宝石 晶体 方法 | ||
1.一种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引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籽晶辐射散热开口的非旋转对称结构,引晶时包括如下步骤:
(1)籽晶下浸熔体液面3—5mm;
(2)通过等待非旋转对称结构的散热口散热,使籽晶向一侧优先 生长出晶盘,待晶盘长至3mm以上,进行下一步;
(3)以3—12mm/h的平均提拉速度对籽晶进行提拉,提拉过程中采用间隔式瞬间提升,并旋转给定角度,间隔式瞬间提升后等待散热口方向再次生长出晶盘,以便进行下一次瞬间提升;
(4)重复步骤(3)至晶节长度为60—80mm,形成螺旋状结构晶节,且固液相界面当量横截面直径为40—60mm时,结束引晶;
所述步骤(2)中的非旋转对称结构的开口结构为逆时针旋转90度的“T”字形。
2.一种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引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籽晶辐射散热开口的非旋转对称结构,引晶时包括如下步骤:
(1)籽晶下浸熔体液面3—5mm;
(2)通过等待非旋转对称结构的散热口散热,使籽晶向一侧优先 生长出晶盘,待晶盘长至3mm以上,进行下一步;
(3)以3—12mm/h的平均提拉速度对籽晶进行提拉,提拉过程中采用间隔式瞬间提升,并旋转给定角度,间隔式瞬间提升后等待散热口方向再次生长出晶盘,以便进行下一次瞬间提升;
(4)重复步骤(3)至晶节长度为60—80mm,形成螺旋状结构晶节,且固液相界面当量横截面直径为40—60mm时,结束引晶;
所述步骤(2)中的非旋转对称结构的开口结构为非旋转对称夹角结构,夹角为70—80度角。
3.一种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引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籽晶辐射散热开口的非旋转对称结构,引晶时包括如下步骤:
(1)籽晶下浸熔体液面3—5mm;
(2)通过等待非旋转对称结构的散热口散热,使籽晶向一侧优先 生长出晶盘,待晶盘长至3mm以上,进行下一步;
(3)以3—12mm/h的平均提拉速度对籽晶进行提拉,提拉过程中采用间隔式瞬间提升,并旋转给定角度,间隔式瞬间提升后等待散热口方向再次生长出晶盘,以便进行下一次瞬间提升;
(4)重复步骤(3)至晶节长度为60—80mm,形成螺旋状结构晶节,且固液相界面当量横截面直径为40—60mm时,结束引晶;
所述步骤(2)中的非旋转对称结构的开口结构为“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引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旋转对称结构,给定角度旋转操作时,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引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瞬间提升为每次手动提拉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泡生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引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旋转给定角度为手动旋转5—15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电振华晶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电振华晶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91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