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双轴太阳跟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9321.5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张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G05D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积累 误差 太阳 跟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双轴太阳跟踪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双轴太阳跟踪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方位角跟踪通过单蜗杆回转支承10实现,高度角跟踪通过电动推杆4实现,其光伏组件1为单层结构且相对于主横梁11左右对称,目的是将光伏组件1的重心落在回转中心位置6上,以使电动推杆4驱动力最小。但是,传统的双轴太阳跟踪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单蜗杆回转支承以及电动推杆会因磨损而产生间隙,不能持久的保证跟踪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度角及方位角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双轴太阳跟踪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双轴太阳跟踪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支撑立柱、方位转回转支承以及电动推杆,所述光伏组件与举臂上部铰接,所述举臂下部通过方位转回转支承与支撑立柱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举臂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与光伏组件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转回转支承采用双电机双蜗杆回转支承,所述双电机双蜗杆回转支承的壳体与举臂连接固定,所述双电机双蜗杆回转支承内的回转支承内圈与支撑立柱连接固定,所述光伏组件由上、下两层光伏组件组成,所述上、下两层光伏组件分别位于光伏组件相对于举臂转动的回转中心位置的上下两侧,所述光伏组件的整体重心位置偏离其回转中心位置,以使电动推杆在高度角跟踪过程中始终承受预紧拉力。
本发明所述的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双轴太阳跟踪装置,其所述光伏组件整体呈品字形,其中部部分为上层光伏组件,两侧部分为下层光伏组件,所述上层光伏组件和下层光伏组件通过安装支架连接为整体结构,所述举臂上部与上层光伏组件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双轴太阳跟踪装置,其在所述光伏组件的回转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高度角零位传感器,在所述方位转回转支承处设置有方位角零位传感器。
本发明将现有双轴太阳跟踪器中的方位角回转支承采用双电机双蜗杆回转支承,实现了方位角无间隙无积累误差跟踪,同时将光伏组件设计为上、下两层结构且分别位于回转中心位置的上下侧,这样,能够实现上层光伏组件结构重心位置相对于光伏组件回转中心位置尺寸A和B的精确调整,从而使电动推杆在高度角跟踪整个过程中始终承受一定值的预紧拉力,而且在每天完成跟踪后回到高度角零位传感器处对误差清零,从而实现了高度角无间隙无积累误差跟踪。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双轴太阳跟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为光伏组件,1a为上层光伏组件,1b为下层光伏组件,2为支撑立柱,3为方位转回转支承,4为电动推杆,5为举臂,6为回转中心位置,7为重心位置,8为高度角零位传感器,9为方位角零位传感器,10为单蜗杆回转支承,11为主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3和4所示,一种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双轴太阳跟踪装置,包括光伏组件1、支撑立柱2、方位转回转支承3以及电动推杆4,所述光伏组件1与举臂5上部铰接,所述举臂5下部通过方位转回转支承3与支撑立柱2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与举臂5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的动力输出端与光伏组件1上部连接,所述方位转回转支承3采用双电机双蜗杆回转支承,其具体结构为专利201110115731.7中公开的结构,所述双电机双蜗杆回转支承的壳体与举臂5连接固定,所述双电机双蜗杆回转支承内的回转支承内圈与支撑立柱2连接固定,在所述方位转回转支承3处设置有方位角零位传感器9,每天完成跟踪后回到方位角零位传感器处对误差清零,从而实现方位角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跟踪。
其中,所述光伏组件1由上层光伏组件1a和下层光伏组件1b组成,所述上、下两层光伏组件分别位于光伏组件1相对于举臂5转动的回转中心位置6的上下两侧,所述光伏组件1的整体重心位置7偏离其回转中心位置6,以使电动推杆4在高度角跟踪过程中始终承受预紧拉力,经实验比较,电动推杆承受拉力的受力情况比承受压力好很多,在所述光伏组件1的回转中心位置6处设置有高度角零位传感器8,每天完成跟踪后回到高度角零位传感器处对误差清零,从而实现高度角无间隙无积累误差的跟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9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