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子鳄山地丘陵和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6753.9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孝兵;胡超;薛辉;晏鹏;王朝林;王宏根;孙四清;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罗攀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扬子鳄野生种群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子鳄 山地 丘陵 农耕 野外 栖息 以及 食物链 构建 方法 | ||
1.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沿水平方向依次连续设置的塘口(1)且所述N个塘口(1)的海拔自上而下高度依次降低,所述塘口(1)通过高坝(2)与低坝(3)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正整数,所述高坝(2)的顶面位于所述低坝(3)的顶面的上方,第N-2个所述塘口(1)的高坝(2)与第N-1个所述塘口(1)的低坝(3)相邻设置;所述塘口(1)设置有裸露区域(5),所述裸露区域(5)位于所述低坝(3)的岸线边缘和/或所述塘口(1)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4)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其中,所述中心岛屿(4)的顶部高于所述低坝(3)顶部;
更优选地,所述裸露区域(5)的岸线的坡度为28°-32°,所述塘口(1)的其他岸线的坡度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其中,所述塘口(1)内盛有水,所述塘口(1)的驳岸浅滩种植有浅滩水生植物(6),所述为挺水植物和/或沉水植物,优选香蒲、芦苇、茭白、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所述塘口(1)的岸线不是裸露区域(5)的情况下,种植有草本植物,所述草本植物优选厥、鸡眼草、误解忙、白茅、珍珠菜和半边莲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高坝(2)和/或低坝(3)自所述塘口(1)的中心向岸线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竹(7)和乔木(9),所述竹(7)优选混植有灌木(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竹(7)距离所述水的距离为2-5m;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塘口(1)的岸线植被盖度为60%-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其中,所述竹(7)为苦竹,所述灌木(8)为野蔷薇、金樱子、野山楂、六月雪和映山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乔木(9)选自马尾松和杉木,所述乔木(9)间混植有杂枫香、乌桕、化香、槲栎、茅栗和洋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塘口(1)的底部种植有深水区植物(11),所述深水区植物(11)优选香蒲、芦苇、茭白、野菱和黑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高坝(2)上设置有灌水通道(12),所述灌水通道(12)的出水口距离堤坝面的高度为0.8-1.0m。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浮水植物培植于所述塘口(1)中;
2)将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投放于所述塘口(1)中;
3)将鱼类投放于所述塘口(1)中;
优选地,所述浮水植物选自香蒲、茭白、浮萍和/或野菱;
更优选地,所述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选自背角无齿蚌、圆顶珠蚌、田螺和罗氏沼虾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鱼类选自鲢鱼、草鱼、鲫鱼、沙塘鳢和中华鳑鲏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间隔分散设置的塘口(1),所述塘口(1)通过高坝(2)与低坝(3)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正整数,所述高坝(2)的顶面位于所述低坝(3)的顶面的上方;所述塘口(1)设置有裸露区域(5),所述裸露区域(5)位于所述低坝(3)的岸线边缘和/或所述塘口(1)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4)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其中,所述中心岛屿(4)的顶部高于所述低坝(3)顶部;
优选地,所述塘口(1)的岸线的坡度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其中,所述塘口(1)内盛有水,所述塘口(1)的驳岸浅滩种植有浅滩水生植物(6),所述为挺水植物和/或沉水植物,优选菖蒲、慈姑、茭白、莲、水筛和苦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所述塘口(1)的岸线不是裸露区域(5)的情况下,种植有草本植物,所述草本植物优选白茅、一年蓬、稗和天胡荽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所述塘口(1)的岸线自所述塘口(1)的中心向所述高坝(2)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竹(7)和乔木(9);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竹(7)距离所述水的距离为2-5m;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塘口(1)的岸线植被盖度为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7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架浮网水蛭高密度养殖方法
- 下一篇:带有多个功能分区的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