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子鳄山地丘陵和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6753.9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孝兵;胡超;薛辉;晏鹏;王朝林;王宏根;孙四清;吴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罗攀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扬子鳄野生种群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子鳄 山地 丘陵 农耕 野外 栖息 以及 食物链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子鳄栖息地的构建,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物种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生物居住的栖息地生境对濒危物种尤其重要。目前栖息地生境构建基本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封闭型栖息地的生境构建,包括豢养动物的空间较小的封闭型栖息地生境(腹足纲的蜗牛、鱼纲的金鱼、两栖纲的蛙、爬行纲蜥蜴与蛇等)和人工饲养种群封闭栖息地生境(如野骆驼、朱鹮和白头鹤等);第二类是针对物种的生活习性而构建的开放型自然栖息地生境,主要用于一些濒危物种如大熊猫、野马、麋鹿和黄腹角雉,这些动物需要实地保护或复壮时的野外放归。其中,第二类栖息地生境构建比较复杂,需考虑自然条件下生态因子对不同动物生存的影响。
国、内外现有技术主要是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特性及自然栖息地的特点来重建或构建适宜动物生存的自然栖息地,如:1、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指标体系研究,为大熊猫的栖息地恢复提供指导(申国珍,2002)。2、安徽省原麝种群和栖息地恢复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种群和栖息地恢复工程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李铮,2002)。3、结合数字化林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大兴安岭北坡火灾后紫貂的生境恢复进行研究,确定了影响紫貂生境选择的生态因子,根据选区指标对火灾前后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解伏菊,2006)。4、从较长的时空尺度阐述了鹤对生境变化的适应性选择,探讨了生境退化、生态恶化区域实施的生境恢复与重建工作(王广豪,2006)。5、利用人工林分改造促进自然更新加快针叶林向常绿阔叶林植被演替来恢复黄腹角雉栖息地(翁国杭,2007)。6、从食物、隐蔽条件、水源和人为干扰四个方面对灾后川金丝猴适宜栖息地恢复指标进行研究,确立了受损栖息地的恢复方案(刘瑛,2009)。7、根据浙江省鳑鲏亚科鱼类生活、摄食及繁殖的特点,选择景观格局、植物群落、驳岸设计及水体底质选择4个方面讨论鳑鲏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潘琤琤,2013)。8、分析人类历史行为对华盛顿湾造成的景观格局演变,针对华盛顿湾作为鲑鱼栖息地的生境受损问题,提出恢复方案(孟海星,2014)。
以上生境重建技术主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性设计适宜动物生存的栖息地环境,以栖息地受损前的状态为目标对受损后的栖息地进行的一系列改善工作;因此无论是生境重建还是构建,现有技术中对爬行动物的生境的构建的技术仍然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在栖息地构建过程中,未考虑温度、光照对动物活动的影响;
2、构建水体生境时,未考虑水体稳定性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3、在构建岸线植被生境时,未考虑植被密度、类型对动物生存与繁殖的影响;
4、驳岸生境构建过程中,未考虑塘堤坡度对动物捕食、筑巢、护巢、晒太阳等活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和农耕区野外栖息地以及栖息地食物链的构建方法,该栖息地事宜放归扬子鳄并且适宜扬子鳄栖息繁殖,同时该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建方法能够完善栖息地中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适宜扬子鳄的繁衍生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包括N个沿水平方向依次连续设置的塘口且N个塘口的海拔高度自上而下依次降低,塘口通过高坝与低坝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正整数,高坝的顶面位于低坝的顶面的上方,第N-2个塘口的高坝与第N-1个塘口的低坝相邻设置;塘口设置有裸露区域,裸露区域位于低坝的岸线边缘和/或塘口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的顶部。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扬子鳄山地丘陵野外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建方法,包括;
1)将浮水植物培植于塘口中;
2)将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投放于塘口中;
3)将鱼类投放于塘口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包括N个间隔分散设置的塘口,塘口通过高坝与低坝围合以形成容水腔;其中,N为≥2的正整数,高坝的顶面位于低坝的顶面的上方;塘口设置有裸露区域,裸露区域位于低坝的岸线边缘和/或塘口的中部设置的中心岛屿的顶部。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扬子鳄农耕区野外栖息地的食物链的构建方法,包括;
1)将浮水植物培植于塘口中;
2)将软体动物和/或节肢动物投放于塘口中;
3)将鱼类投放于塘口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6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架浮网水蛭高密度养殖方法
- 下一篇:带有多个功能分区的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