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缕草的高效农杆菌转基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42670.0 申请日: 2015-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5039393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王迅;马啸;汪志辉;张新全;付刚;赖云松;梁东;林立金;唐懿;夏惠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82 分类号: C12N15/82;A01H5/00
代理公司: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代理人: 王震秀
地址: 61113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缕草 高效 杆菌 转基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缕草的高效农杆菌转基因方法。

背景技术

自将外源DNA导入植物细胞后,植物基因工程得到迅速发展。将外源DNA导入植物成功与否与植物种类与基因导入技术等有关系。结缕草的遗传转化方法可分为原生质体转化法和不依赖于原生质体的转化。

由于原生质体培养操作复杂,且常常难以再生植株,该途径后来逐渐被人们放弃。不依赖原生质体的转化法主要有基因枪转化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然而,目前对于结缕草的转化,仍存在操作复杂、需进行长时间体外培养和转化率低的问题。如利用悬浮细胞作为受体时,需对细胞进行长时间和专业的培养,且转化率并不尽人意;利用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时,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对愈伤组织的选别工作,整个转基因过程长达3个月以上。

结缕草虽然因其具有耐践踏和耐干旱等优点,但也有不耐温、不耐寒等缺点,对其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而上述结缕草转基因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极大的限制了本领域工作的深入开展。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操作简便、转化率高且耗时较短的结缕草的转基因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对结缕草进行转基因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转化率高,更重要的是所需时间非常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结缕草成熟种子中剪切出成熟胚,将胚置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7天;

2)对含有外源质粒的农杆菌进行活化,利用液体愈伤继代培养基对农杆菌进行悬浮,得到农杆菌悬浮液;

3)将步骤1)培养所得植物组织置于步骤2)所准备的农杆菌悬浮液中,真空干燥器处理30分钟后,缓慢振荡培养1小时;

4)取出植物组织,置于含有乙酰丁香酮的固体愈伤继代培养基中避光共培养至少3天;所述乙酰丁香酮的浓度为20mgL-1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对结缕草的成熟胚进行3-7天的预培养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结缕草进行转基因操作,可以获得较好的转化效率。如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示,利用GUS活性检测法对转化效率时发现,仅需对结缕草成熟胚预培养3天,便可成功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其进行转化。整个转基因过程总共仅需不足10天,相较于现有技术长达3个月的转基因过程而言,大幅提高了研究效率,极大促进了结缕草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的开展。

在植物转基因领域当中,植物的种类和转基因方法对转基因的成功与否和效率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至目前为止,对何种植物适合何种转基因方法,仍未形成共识。特别的,在转基因过程中,采取植物中的哪个部分作为外植体并进行何种处理可以获得高效的转化效果,更是没有定论。如《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进展存在问题及突破方向》(董福双,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57-65)所记载,利用不同转化方法对不同作物进行转基因操作,转化率的差异十分巨大,转化率可低至小于0.5%,且可重复性差。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摸索发现,将预培养3天以上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时,不但可以成功对结缕草进行转化,更重要的时本发明大幅减少了整个转基因过程所耗费的时间。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极大的促进了结缕草其它相关研究的开展,尤其是促进了结缕草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

本领域人员应当知晓,除大幅缩短转基因所需时间外,本发明对本领域还具有如下贡献:本发明无需进行长时且专业的细胞培养工作,提高了转基因的可重复性;本发明无需对外植体进行繁琐的灭菌工作,而以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时,繁琐的灭菌工作是必须的。

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培养时间为7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共培养时间为9天。

优选的,步骤2)中农杆菌的活化方法为:于200rpm、28℃下,对含有外源质粒的农杆菌进行培养,培养基含有5gL-1酵母提取物、10gL-1细菌蛋白胨、5gL-1氯化钠、50mgL-1卡拉霉素,pH为7.0,培养至OD600=0.3-0.6;利用MT4-S液体培养基对农杆菌进行重悬,调节悬浮液的OD600=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2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