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铝合金结构圆钢的高效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3183.6 | 申请日: | 201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豆乃远;万文华;刘宪民;王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东大中天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7/06;C21C7/10;B22D11/111;C21D8/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结构 圆钢 高效 生产工艺 | ||
1.一种高铝合金结构钢的高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转炉冶炼工序、LF炉外精炼工序、VD炉真空精炼工序、方坯连铸工序和轧制工序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1)转炉冶炼工序
转炉冶炼采用优质铁水,终点[C]控制在0.20%~0.30%,终点[P]≤0.010%,出钢过程采用滑板挡渣操作,严禁下渣出钢,出钢时间为3~5min;
(2)LF精炼工序
LF精炼炉密封良好,确保炉内还原性气氛,精炼加入电石和铝粒进行钢渣界面脱氧,前期、中期进行底吹大氩气量搅拌,精炼后期、末期调小底吹氩气量,喂铝线调铝至0.09%-0.11%,硅按中下限控制,防止真空高铝渣回硅,精炼完成后迅速转入VD炉真空精炼工序;
(3)VD炉真空精炼工序
VD采用抽真空脱气处理,真空状态下全程大氩气量搅拌,真空度在67Pa以下保持10~15min后破真空,随后加入铝块770~830Kg/炉,继续抽真空至67Pa以下,并保持15~18min,随后破真空加入覆盖剂进行软吹氩操作,软吹时间30~40min,软吹后进行测温操作,软吹后吊包温度为,开浇炉次1570~1580℃、连浇炉次1560~1570℃;
(4)方坯连铸工序
连铸采用高过热度、低拉速浇注,过热度控制在30~45℃,拉速0.70~0.80m/min,二冷采用弱冷配水模式,比水量为0.25L/Kg,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并使用结晶器保护渣;
连铸坯采用“一”字型加盖坑冷36h以上,温度≤150℃转运,中包选用镁质挡墙,使用CaO-Al2O3系碱性覆盖剂,加稻壳灰,保持中包黑渣操作;
(5)轧制工序
轧钢加强控轧控冷工艺控制,均热炉温度1150~1200℃,开轧温度1050~1130℃,总加热时间2~3h,采用高压水除磷,压力20MPa~25MPa,确保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清除干净;出钢节奏1.5~2min,轧制完成后圆钢应及时缓冷,确保圆钢在≥400℃入坑缓冷,入坑时间不得小于48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铝合金结构钢的高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炼钢原料为优质铁水,要求[Si]:0.30%~0.70%、[P]≤0.10%、[S]≤0.020%,温度T≥1310℃,出钢温度为1630~16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铝合金结构钢的高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电石的加入量为50~70kg/炉,铝粒加入量为40~60kg/炉;所述精炼前期、中期底吹大氩气量搅拌压力1.1~1.3MPa,流量350~450NL/min,精炼后期、末期底吹大氩气量搅拌压力0.9~1.1MPa,流量250~350NL/min,所述喂铝线量为350~400m/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铝合金结构钢的高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大氩气量搅拌,搅拌压力1.0~1.2MPa,流量300~400NL/min,所述软吹氩流量80~100NL/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铝合金结构钢的高效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结晶器保护渣为西宝高铝合金结构钢保护渣,其中碱度为R=0.50~0.70,熔点1080~1180℃,粘度为0.40~0.45Pa.S/1300℃,H2O≤0.30%;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液渣层厚度,确保液渣层深度为8~10mm;结晶器一冷水流量为110±5m3/h,确保一冷水温差6~9℃;中包水口直径≥Φ40mm,水口插入深度为90~110mm,使用5.5~6h进行更换,结晶器电磁搅拌为150A/2Hz,末端电磁搅拌为80A/6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东大中天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东大中天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31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强度光亮捆带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炉前除尘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