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商用半挂车闭环电控制动迟滞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45867.X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3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冰;冯瑶;王鹏飞;赵健;龚佳鹏;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B60T13/6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半挂车 闭环 控制 迟滞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随动气压制动迟滞补偿装置,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商用半挂车闭环电控制动迟滞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列车的制动系统中,由于挂车的制动动作是由主车制动时产生的高压气体驱动的,该气体在控制管路中的流动需消耗一定的时间,故汽车列车在制动时后部挂车的制动时间会滞后于主车,制动过程中会出现由于主、挂车制动不匹配所造成的车辆折叠、甩尾、侧滑等危险工况,同时挂车的制动滞后会加剧汽车列车制动时的轴荷转移以及挂车对主车的冲击力,使牵引车轮胎磨损严重。
针对该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布)号为CN104118415A,公告(布)日为2014年8月5日,发明名称为“挂车气压制动迟滞补偿装置”,该案中提出了一套利用制动踏板检测开关信号和刹车灯信号来控制半挂车制动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缩短半挂车制动的滞后时间,但却无法控制挂车的制动强度,即无论主车以何等强度实施制动,挂车都会以其最大的制动强度实施制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汽车列车制动时挂车制动滞后与对挂车制动强度无法控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商用半挂车闭环电控制动迟滞补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商用半挂车闭环电控制动迟滞补偿装置由机械部分和控制器组成,机械部分又分为牵引车机械部分与挂车机械部分。
所述的牵引车机械部分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挂车机械部分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电磁阀;
所述的控制器包括A/D转换芯片、第一继电器与第二继电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即3端口通过导线与控制器中的A/D转换芯片的26端口相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口即3端口通过导线与A/D转换芯片的27端口相连接,第一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和第一继电器的5端口电连接,第二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和第二继电器的5端口电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牵引车机械部分还包括第一号三通、第一气动管路及第二气动管路;
所述的第一号三通固定在牵引车的车架上,位于原车制动系统中的挂车阀的控制气口处,第一气动管路的右端通过转换接头与第一号三通的左端口连接,第二气动管路的左端通过转换接头与第一号三通的右端口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其底端与第一号三通的第三端口螺纹连接,第一气动管路的左端与原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阀的控制气体输出口相连接,第二气动管路的右端与原车制动系统中的挂车阀的控制气口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挂车机械部分还包括第三气动管路、单向阀、第四气动管路、第二号三通、第五气动管路、第六气动管路、第三号三通、第七气动管路、第四号三通与第八气动管路;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电磁阀和单向阀固定在挂车车架上;单向阀的左端与第三气动管路的右端连接,单向阀的右端与第四气动管路的左端连接,第三气动管路的左端与原车制动系统中的挂车阀的控制气体输出口相连接,第四气动管路的右端与第二号三通的左端口相连接,位于挂车上的储气筒通过第五气动管路和第一电磁阀的上端相连接,第一电磁阀通过其底端与第二号三通的第三端口螺纹连接,第二个三通右端口与第六气动管路的左端相连接,第六气动管路的右端与第三号三通的左端口相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其端部与第三号三通的第三端口螺纹连接,第三号三通的右端口与第七气动管路左端连接,第七气动管路的右端与第四号三通的左端口连接,第二电磁阀通过其端部与第四号三通的第三端口螺纹连接,第四号三通的右端通过第八气动管路与原车制动系统中的紧急继动阀的控制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45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