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54929.3 | 申请日: | 2015-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1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范浩军;章培昆;陈意;颜俊;田赛琦;何亚洲;石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42;C08G18/48;C08G18/66;C08G18/67;C08G18/75;C08G18/76;C08G18/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革 uv 固化 阻燃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重量份计,将100份经真空脱水的大分子二元醇、30-50份二异氰酸酯加入到反应釜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缓慢升温至65-85℃反应1.5-2.5h,制得聚氨酯预聚体I;
(2)向I中加入2-6份液态小分子二元醇、8-16份侧基含磷的双羟基丙烯酸酯、0.1-0.5份催化剂、0.5-1.5份阻聚剂,于65-80℃继续反应2-3h,得到侧链含有阻燃成分和光敏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II;
(3)向II中加入10-34份单羟基丙烯酸酯,在45-65℃下进行封端,制得以(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含磷聚氨酯预聚物III;
(4)经二正丁胺法测定-NCO基团反应完全后,降温至30-40℃,加入2-6份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即得可UV固化的阻燃聚氨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分子二元醇为相对分子质量1000-3000的液态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液态聚酯二元醇LS708-110、LS716-110、LS711-55、LS743-46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异氰酸酯为液态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位和间位各占50%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中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态小分子二元醇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侧基含磷的双羟基丙烯酸酯为2-丙烯酸甲酯基-2-(5,5-二甲基-1,3-二氧己内磷酰氧基)-1,3-丙二醇、2-丙烯酸甲酯基-2-(5,5-二甲基-1,3-二氧己内磷酰亚胺基)-1,3-丙二醇、2-甲基丙烯酸甲酯基-2-(5,5-二甲基-1,3-二氧己内磷酰氧基)-1,3-丙二醇或2-甲基丙烯酸甲酯基-2-(5,5-二甲基-1,3-二氧己内磷酰亚胺基)-1,3-丙二醇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辛酸钴和N-甲基吗啉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2-叔丁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任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羟基丙烯酸酯为丙烯酸-β-羟乙酯、丙烯酸-β-羟丙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2-羟-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或侧基含磷的单羟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侧基含磷的单羟基丙烯酸酯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R1、R2和R3表示H或C1~C2的烷基中的任一种,R1、R2和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4表示H、–CH3、–C2H5或–NO2中的任一种;R5表示H或–CH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革用UV固化阻燃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引发剂为1-羟基-1-环己基苯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异丙基苯甲酮、安息香甲醚或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49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