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静子组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56086.0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尚延涛;赵伟志;许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28/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黄子平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组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动机静子组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静子组件由静子环与静子叶片采用真空钎焊加工而成,在真空钎焊前需进行预定位以保证静子叶片的位置精度,再填加钎料进行真空钎焊。静子组件通过定位夹具进行预定位。
现有的定位夹具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V型槽,V型槽右侧按照静子叶片叶背型面加工而成,通过V型槽与静子叶片进气缘控制静子叶片的均布、安装角、高度等尺寸。但由于叶片本身的轮廓度、弦宽等公差较大,加工一致性差,V型槽按照叶型加工的一致性也差,导致整体定位效果不理想,钎焊后静子叶片均布、安装角、高度超差严重,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静子组件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钎焊后静子叶片均布、安装角、高度超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静子组件的加工方法,用于在定位夹具的辅助下将静子叶片焊接于静子环上,定位夹具包括支撑座、压片和连接件,包括以下步骤:
在静子叶片的首端设置沿静子叶片的叶型延伸的凸台。
在支撑座上设置多个用于与凸台配合的定位槽,多个定位槽呈圆周均匀分布。
将静子环下沿套设于支撑座上,并将多个静子叶片的尾端与静子环的壁体连接以及将凸台卡入定位槽中,将压片覆盖在静子环上沿,并通过连接件与支撑座连接夹持静子环。
将静子叶片与静子环焊接定位。
将静子叶片与静子环进行真空钎焊,采用机械加工去除凸台,并去除定位夹具。
进一步地,静子叶片与静子环通过激光点焊定位。
进一步地,凸台为方形凸台,凸台的轴线与静子叶片的积叠轴重合。
进一步地,凸台的轴向长度为1.75~1.85毫米,凸台的纵向高度为0.94~1.06毫米。
进一步地,定位槽的数量与静子叶片的数量一致,定位槽为方形槽,定位槽的槽深为0.94~1.06毫米,槽宽为静子叶片装入静子环后凸台正下方的投影宽度。
进一步地,支撑座嵌入静子环的下沿中,压片嵌入静子环的上沿中,连接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支撑座设有支撑静子叶片下部的支撑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凸台设置于静子叶片的首端,静子叶片一端连接于静子环壁体,另一端通过凸台与定位槽配合定位。凸台和定位槽加工与静子叶片的轮廓度、弦宽的无关,因而尺寸精度及加工一致性容易保证,可以满足发动机静子组件对均布、安装角和高度的要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位夹具夹持发动机静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静子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静子环安装两个静子叶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动机静子组件去除凸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静子叶片;200、静子环;310、支撑座;320、压片;330、连接件;340、支撑部;110、凸台;31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图5,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静子组件的加工方法,用于在定位夹具的辅助下将静子叶片100焊接于静子环200上,定位夹具包括支撑座310、压片320和连接件330,包括以下步骤:
在静子叶片100的首端设置沿静子叶片100的叶型延伸的凸台110。
在支撑座310上设置多个用于与凸台110配合的定位槽311,多个定位槽311呈圆周均匀分布。
将静子环200下沿套设于支撑座310上,并将多个静子叶片100的尾端与静子环200的壁体连接以及将凸台110卡入定位槽311中,将压片320覆盖在静子环200上沿,并通过连接件330与支撑座310连接夹持静子环200。
将静子叶片100与静子环200焊接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56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排网焊接设备
- 下一篇:复合管、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