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菜用大豆中平头炭疽菌的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2460.8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兰成忠;阮宏椿;杜宜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平头 炭疽 特异性 pcr 检测 引物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对用于检测菜用大豆炭疽病菌的PCR引物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CTF1:5'‑CC CTGAAAAGGACGTCTCC‑3'和下游引物CTR1:5'‑GCTAGAGTCCCTCCGAA TCC‑3',在所述引物基础上建立菜用大豆炭疽病菌PCR检测方法,可在菜用大豆炭疽病菌纯DNA和带菜用大豆炭疽病菌的发病豆荚组织中特异性地扩增出片段大小为426bp的扩增产物。本发明的检测引物和检测方法可用于田间菜用大豆炭疽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克服了传统检测、鉴定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等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及方法对菜用大豆炭疽病菌进行检测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过程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菜用大豆炭疽病菌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专用于菜用大豆炭疽病菌快速、灵敏和特异的分子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菜用大豆炭疽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鉴定及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菜用大豆又称为毛豆,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正逐渐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蔬菜之一,给城郊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也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市春季主要栽培的出品创汇的农产品之一,产品大量用于保鲜和速冻加工。然而在菜用大豆种植过程中尤其在结荚至收获上市期间,由平头炭疽菌[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聚合酶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对植物病原菌进行特异、灵敏的快速分子检测的成功例子已越来越多。国内外已有研究人员利用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为病原菌检测靶标,开发出了灰霉菌、疫霉菌、枯萎病菌、链格孢等不同病原真菌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并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达到病原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鉴定。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以中性的方式进化,速度与物种形成的进程相仿,ITS在种内相当保守,而在种间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是区分种或种下阶元的理想分子标记。炭疽病菌传统的分类鉴定和检测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及致病性测定和生理生化特征等,这种鉴定方法耗时较长、程序繁琐、灵敏度低,而且还要求鉴定者具有良好的经验和专业背景知识,难以满足病害防控中快速、灵敏、稳定的检测要求,很容易错过病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而基于PCR方法的分子鉴定只要求工作者有简单的分子操作技能。目前,尚未见有关菜用大豆炭疽病菌(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2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