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安全自动空调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3366.4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6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娜;廖梦怡;王启明;陈东方;王静静;魏如愿;吴星燎;贺政飞;李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自动 空调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内安全自动空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
随着此前几年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至2013年8月止,在国内,国产轿车空调装置率已接近100%,在其它车型上的装置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空调汽装置已成为汽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
而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事故也在频繁发生,而在入夏后,儿童被困车内造成伤亡的不幸时有发生,但并没引起家长足够重视,假使家长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不过15分钟,锁车熄火后离开,起初车内有空调余凉,孩子感觉不到什么,但封闭的车厢就是个热闷罐,在夏天阳光直晒下,车内温度会迅速升高,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
日前,镇江市丹徒交警大队民警做了一个实验——将温度计放在温度只有28℃的密封车辆内的后排中间位置,采用延时拍摄的方式,记录阳光直射下车内的温度变化。一个小时后观察,车内温度已飙升到50℃。另有实验证实,像最近这几天的午后1点左右,当室外气温达35℃时,阳光照射车子仅20分钟,封闭车厢温度就会突破50℃,之后温度还在不断持续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车内安全自动空调控制装置,采用空调自动控制技术方法,解决了车内无人时空调无法打开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车内情况空调可自动开启的技术效果;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方法,解决了车内空调控制过于简单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空调控制系统精简、完善的技术效果;采用人体红外感应技术,达到了智能化感应车内是否有人,能自动感知车内人员情况的技术效果;采用UPS电源技术,解决了汽车熄火控制系统无电源供应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熄火可续电控制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MCU单元、压缩机控制单元、稳压电源模块与传感器模块,MCU单元一侧连接有控制面板与LED显示面板,MCU单元另一侧I/O方式连接控制压缩机控制单元;传感器模块采集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MCU单元;稳压电源模块一端为MCU模块、传感器模块、压缩机控制单元提供稳定电源,稳压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有UPS电源。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多个人体感应模块,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有放大电路,放大电路输出端连接有A/D转换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依次通过放大器与A/D转换器与MCU单元通信,温度传感器I/O连接MCU单元,人体感应模块I/O连接MCU单元。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MCU单元为ATmega128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为DS18D20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为MS4100传感器,A/D转换器为ADC0809芯片。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UPS电源为松下LC-XD1217 UPS蓄电池。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稳压电源模块包括变压器T1、整流桥D1、78L12芯片、LM2576芯片与LM117芯片,稳压电源模块输出端包括+12V、+5V、+3.3V三个电压等级;稳压电源模块为MCU单元、A/D转换器与二氧化碳传感器提供+5V稳定电压,稳压电源模块为LED显示面板提供+12V稳定电压,稳压电源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提供+3.3V稳定电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温度传感器DS18D20的DQ引脚连接在MCU单元ATmega128单片机的PC2口上。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人体感应模块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电阻R1、电阻R2与NPN三极管Q1,人体红外传感器为HC-SR501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的OUT引脚通过限流电阻R1连接在NPN三极管Q1的基极,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在MCU单元ATmega128单片机的PC0口上,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并联R2,R2另一端接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3.3V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3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天窗导向联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空调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