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65088.6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陆安;贾永兵;杜红娜;王晔娜;李芳;郭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普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2;A61K35/741;A61P1/12;C12R1/1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包括菌数比为(1‑10):1的丁酸梭菌和蛭弧菌,该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家禽腹泻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其制备方法采用双层包埋法,先用壳聚糖对蛭弧菌进行包埋后,再用含丁酸梭菌的包埋液进行二次包埋,该方法能很好地对两种菌进行固定化,且消除了存放过程中两种菌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菌活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丁酸梭菌和蛭弧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丁酸梭菌又称酪酸菌,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有益菌,其主要生物特性表现为:①促进肠道有益菌群(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②在肠道内能产生B 族维生素、维生素K 等物质,对机体具有保健作用;③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营养物质,提高畜禽的饲料消化吸收率;④丁酸梭菌是厌氧芽孢杆菌,稳定性好,在机体内不受胃酸、胆汁酸等影响,在体外(芽孢状态)室温下能保存三年以上。丁酸梭菌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用来治疗畜禽肠道菌丛紊乱,提高生产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蛭弧菌不仅宿主范围广泛,加之特殊的生活方式,使之具有生态学优势。其一,蛭弧菌进入到其他细菌的周质空间,可以确保营养需要,不依赖外界的来源。因此,即使在营养物质很少的地方,诸如海洋、江河、湖泊等生态系统中也能生长;其二,周质内的环境是一个无竞争的小生境。这对生长缓慢的蛭弧菌无疑是个很有利的条件;另外,周质空间被一个稳定的、坚强的细胞壁所包围,有似大分子不能通过,即使小分子也不易透过,这就为蛭弧菌提供了一个保护性环境。由于上述特性,使蛭弧菌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多用于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防治。目前我国商业化的蛭弧菌制剂主要是水剂,还有少量的冻干粉剂,蛭弧菌水剂因保存时间短,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了其使用效果,冻干粉剂也因生产成本高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目前还未见有丁酸梭菌和蛭弧菌复合菌剂的相关报道。中国专利ZL201110110362.2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与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将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联合使用,虽然能有效降低仔猪或蛋鸡的腹泻发生率,但其效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该菌剂的用量较大(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0.5%)。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751336.1公开了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和蛭弧菌的液体制剂,该制剂能有效防治弧菌引起的疾病,但该制剂是将两种菌的液体发酵液直接混合后制得,不便于保存,并且某些蛭弧菌菌株有可能对与其复合的菌种具有噬菌作用,采用不当的制备方法可能会大大降低菌剂的活性。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酸梭菌和蛭弧菌复合菌剂,并进一步提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菌剂两种菌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对家禽腹泻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各自单独使用,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包埋工艺使该复合菌剂在保存时两种菌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可大大延长复合菌剂的保存时间,菌活损失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丁酸梭菌和蛭弧菌。
优选地,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菌数比为(1-10):1的丁酸梭菌和蛭弧菌。
具体地,所述蛭弧菌为噬菌蛭弧菌、斯托普蛭弧菌和斯塔尔蛭弧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普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普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5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