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3393.X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9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1 | 分类号: | B21D26/031;B21D26/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板材 高压 成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利于脱模的金属板材高压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是现有金属板材成型系统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金属板材成型系统10的模具11包含有一密封模111及一成型模115,其中成型模115可放置于一工作台19上。
密封模111内具有一密封腔112及一输气孔175。成型模115内设有一成型腔116。密封模111及成型模115的周边设有一电热管13,利用电热管13对模具11及被放置于密封模111与成型模115之间的金属板材15进行加热。
当金属板材15的温度达到一设定温度时,利用高压气体产生器171产生一高压气体179,并以输气管173将高压气体179经由输气孔175传送至密封腔112中。利用高压气体179对已经加热软化的金属板材15施予一气体压力,可令软化的金属板材15于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贴附于成型腔116的腔壁,藉以形成一金属成型件155。
由于金属板材15成型时,除了高温及气体压力的作用之外,金属板材15的周缘更被密封模111与成型模115以一定的压力夹持,因此成型后的金属成型件155经常会与成型模115产生粘着现象,导致金属成型件155脱模困难。
脱模困难的问题,除了使工艺时间额外拉长之外,尚有可能因脱模不当导致金属成型件155或模具11损坏,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因此,如何设计一较佳的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可快速完成高压成型并可利于脱模者,实为业界亟望改善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在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可利于成型后的脱模作业。
本发明的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密封模,具有一密封面,并由密封面向内凹设一密封腔,该密封腔中设有一导入孔,该密封面设有一密封肋,邻近并环绕该密封腔设置;一成型模,具有一成型面,并由成型面向内凹设一成型腔;至少一加热器,用以对密封模及成型模加热;及一流体供应单元,连接密封模的导入孔;其中,密封模及成型模将一金属板材夹持于密封腔与成型腔之间,流体供应单元将一高压流体经由该导入孔导入密封腔,藉由高压流体对该金属板材施予一流体压力,令金属板材变形而贴附于成型腔的腔壁,形成一成型件。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肋的高度小于成型件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成型面的外围设有至少一限位块。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成型件的厚度,该密封肋的高度小于限位块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面的外围设有至少一限位块。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块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成型件的厚度,该密封肋的高度小于限位块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肋的表面设有一抗粘着层。
在一实施例中,抗粘着层的材质可选择为氮化钛、钛合金、三氧化二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肋的截面为梯形构造。
在一实施例中,流体供应单元包含有一流体产生器及一导管,其中流体产生器用以产生该高压流体,导管连接密封模的导入孔,用以将高压流体导入密封腔。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可利于成型后的脱模作业,防止产品因脱模困难而损坏,可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金属板材成型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金属板材高压成型系统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金属板材成型系统 11模具
111 密封模 112 密封腔
115 成型模 116 成型腔
13电热管 15金属板材
155 金属成型件 171 高压气体产生器
173 输气管 175 输气孔
179 高压气体 19工作台
20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
21密封模 210 密封面
211 密封腔 213 导入孔
215 密封肋 23成型模
230 成型面 231 成型腔
25金属板材 251 成型件
27加热器 29流体供应单元
291 流体产生器 293 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鼎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3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体积导电片连接条冲断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轴瓦毛坯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