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及其自粘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79559.9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2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姚小龙;刘鎏;洪晓忠;汪超;夏奎;贾永华;冯强辉;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08 | 分类号: | C09J123/08;C09J153/02;C09J123/06;C09J123/20;C09J7/30;B32B27/0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冯媛 |
地址: | 44105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粘层 聚乙烯保护膜 自粘型 制备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 聚烯烃弹性体 聚乙烯薄膜 中间隔离层 复合印刷 聚异丁烯 初粘性 贴附 高密度聚乙烯 三层共挤吹塑 三层共挤 使用效率 重量份 减小 流延 贴膜 | ||
1.一种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为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或三层共挤流延聚乙烯薄膜,包括自粘层、中间隔离层、复合印刷外层;
所述自粘层由聚烯烃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聚乙烯混合后,再添加聚异丁烯混合而成;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为AFFINITY EG8200;所述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SEBS4033;所述聚乙烯为中海壳牌LDPE2420;所述聚异丁烯为分子量Mn为80000 g/mol的BASF PIB、分子量Mn为200000 g/mol的BASF PIB、支化率为20%的BASF PIB、支化率为40%的BASF PIB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间隔离层由扬子石化HDPE5000S和齐鲁化工LLDPE7042混合制备而成;
所述复合印刷外层由中海壳牌LDPE2420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中各组分所占重量份为:聚烯烃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0-75;聚乙烯:15-55;聚异丁烯: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中各组分所占重量份为:聚烯烃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5-75;聚乙烯:20-50;聚异丁烯:4-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中各组分所占重量份为:聚烯烃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40-70;聚乙烯:25-50;聚异丁烯:5-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中各组分所占重量份为:聚烯烃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40-65;聚乙烯:30-45;聚异丁烯:8-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中各组分所占重量份为:聚烯烃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40-60;聚乙烯:30-45;聚异丁烯:10-1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的厚度为20—50μm,所述中间隔离层的厚度为30—60μm,所述复合印刷外层的厚度为30—60μm。
8.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粘型聚乙烯保护膜自粘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聚烯烃弹性体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与聚乙烯混合后,再添加用于对初粘性进行调节的不同分子量的聚异丁烯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95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