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人类PEAR1基因多态性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81594.4 申请日: 2015-09-10
公开(公告)号: CN105671142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徐运;邵渊;张希根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仁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代理人: 孙鸥;朱杰
地址: 2100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人类 pear1 基因 多态性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临床检测技术中的基因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检测人 类PEAR1基因多态性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一种新发现跨膜蛋白,参与了诱导血小板接触性 激活过程。胶原作用于血小板之后,PEAR1胞质内酷氨酸及丝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使相互 接触的血小板形成更称稳定的血栓。PEAR1可以同时调节CRP-XL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形成通路,通路与PEAR1基因的rs2768759号和rs12041331两个SNP位点 相关,其基因多态性均可能影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的抗血小板作用。通过 对PEAR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治疗效果。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目前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的方法有数十种。金标准法为基因测 序法。基因测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较准确的一种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和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在临床上很难进行推广。基因芯片法具有快速高通量的 优点,但是操作上复杂,步骤多,成本高也不易普及。以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是过程烦琐,时间长也不适合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检测人类PEAR1基因多态性的试剂 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人类PEAR1基因多态性的试剂盒,包括盒体和装于盒体内的物质,其主要 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的物质包括检测PEAR1基因上的rs2768759号位点的特异性引物 及特异性荧光探针、rs12041331号SNP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及特异性荧光探针、TaqDNA聚合 酶、dNTP混合液、MgCl2溶液、荧光定量PCR反应缓冲液和去离子水;

所述PEAR1基因上的rs2768759号位点特异性引物中的正义引物和反义引物的序 列为:

正义引物:5’-CCACCCTCAGCCCTATCACT-3’,

反义引物:5’-AGATTGAATCATGGGAGTGGG-3’;

所述PEAR1基因上的rs12041331号位点特异性荧光探针包括野生型探针和突变性 探针,它们的序列为:

野生型探针:5’-FAM-CACCTGTCCAGTTCC-MGB-3’

突变型探针:5’-HEX-CACCTGTCCCGTTCC-MGB-3’;

所述PEAR1基因上的rs12041331号位点特异性引物中的正义引物和反义引物的序 列为:

正义引物:5’-GGTGAGGGGTTATCCTATGCTAC-3’,

反义引物:5’-GATTAGAGTTCCTGGTGGACAAGA-3’;

所述PEAR1基因上的rs2768759号位点特异性荧光探针包括野生型探针和突变性 探针,它们的序列为:

野生型探针:5’-FAM-TCTCACTTCCATCACC-MGB-3’

突变型探针:5’-HEX-TCTCACTTCCGTCACC-MGB-3’。

所述盒体中各物质的含量为:浓度为10μM的特异性引物共0.45μl,其中正义引物 和反义引物各0.225μl;浓度为5μM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共0.2μl,其中野生型探针和突变型探 针各0.1μl;浓度为5单位/μl的TaqDNA聚合酶0.02μl;浓度为20mM的dNTP混合液0.1μl;浓 度为25mM的MgCl2溶液0.5μl;5X荧光定量PCR反应缓冲液2μl;去离子水4.73μl。

所述检测rs2768759号位点特异性引物中,正义引物的Tm值为58.4℃,反义引物的 Tm值为58.3℃;所述特异性荧光探针中,野生型探针的Tm值为69℃,突变型探针的Tm值为68 ℃;所述检测rs12041331号位点特异性引物中,正义引物的Tm值为58.7℃,反义引物的Tm值 为59.1℃;所述特异性荧光探针中,野生型探针的Tm值为66℃,突变型探针的Tm值为66℃。

所述试剂盒的保存温度为-20℃。

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仁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仁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1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