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3400.4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卓凡清;马健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麦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86 | 分类号: | C12N5/0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血 性贫血 患者 外周血 单核 细胞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HA),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溶血(hemolysis)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当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可无贫血,称为溶血状态(hemolyticstate)。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而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其中,红细胞内在缺陷主要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珠蛋白异常等。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主要包括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与溶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和溶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目前单核细胞分离技术,多采用Ficoll-Hypaque(d=1.077)分层法:即聚蔗糖(Ficoll)-泛影葡胺(Urografin)分层法;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聚蔗糖-泛影葡胺是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分层液,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合成的蔗糖聚合物称聚蔗糖(商品名为Ficoll),分子量为40kD,具有高密度、低渗透压、无毒性的特点。高浓度的Ficoll溶液粘性高,易使细胞聚集,故通常使用60g/L的低浓度溶液,密度为1.020,添加比重为1.200的泛影葡胺(urografin)以增加密度。国外常用商品Isopaque或Hypaque,故又称Ficoll-Hypaque分层液,将适量340g/L泛影葡胺加入Ficoll溶液中即可配制成密度合适的分层液。分离人外周淋巴细胞以密度为1.077±0.001的分层液最佳,因为人的红细胞密度为1.093,粒细胞密度为1.092,单个核细胞在1.076~1.090之间。分离时先将分层液置试管底层,然后将肝素化全血以Hanks液或磷酸盐缓冲液PBS液作适当稀释后,轻轻叠加在分层液上面,使两者形成一个清晰的界面。水平式离心后,离心管中会出现几个不同层次的液体和细胞带。红细胞和粒细胞密度大于分层液,同时因红细胞遇到Ficoll而凝集成串钱状而沉积于管底。血小板则因密度小而悬浮于血浆中,唯有与分层液密度相当的单个核细胞密集在血浆层和分层液的界面中,呈白膜状,吸取该层细胞递经洗涤高心重悬。本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纯度可达95%,淋巴细胞约占90%~95%。
但是现有的淋巴细胞分离技术主要针对正常人的静脉血,分离效果较好。但是对溶血性贫血患者,分离效果较差,常混有大量破碎红细胞和血小板,导致后期淋巴细胞质量不高,后期扩大培养很难。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破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基本不残留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方法,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加入离心管中,低速离心,共分为三层,将顶层的富血小板血浆液面层除去;
2)往离心管中加入浓度为3%明胶生理盐水溶液,对沉淀细胞进行重悬;
3)将重悬的细胞溶液自然沉淀60-70min,收集离心管中的明胶悬液层,并离心弃去上层清液;
4)往离心管中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再次重悬细胞;
5)将重悬的细胞悬液加在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离心并将离心管中层白雾状细胞层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
6)对白雾状细胞层进行离心,除上清,再加入PBS溶液,重悬洗涤,重复两次,加入无血清AIM-V培养基配置成悬液备用。
本发明中,先对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进行低速离心,去除上层的血小板,然后往底部沉淀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液中加入3%明胶生理盐水溶液自然沉淀,从而进一步去除红细胞。将经前面步骤预处理过的细胞悬液,再通过步骤4和步骤5的再次分离,除去明胶、淋巴细胞分离液等溶液,从而达到提高分离效果,避免血小板和红细胞残留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步骤1)具体为:取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加入离心管中,20℃,200×g离心10-20min,溶液共分为三层,将顶层的富血小板血浆液面层除去。本发明中,通过较低离心力200×g进行离心,使得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沉淀的同时,保证上层清液中含有尽可能多的血小板,达到高效去除血小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麦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麦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34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应急通信互联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