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镁合金薄壁筒形件精密旋压成形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3874.9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7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阴中炜;赵磊;张帆;张行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镁合金 薄壁 筒形件 精密 成形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镁合金薄壁筒形件的精密旋压成形工艺,特别是涉及大尺寸镁合金薄壁筒形件的精密旋压成形工艺、细晶粒协调变形技术、组织热行为强化技术,属于大尺寸镁合金筒形件工程化应用的通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提高我国某型号导弹的射程和机动性能,舱体结构的轻质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武器装备研制的重要方向。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轻质材料的应用均是实现结构减重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舱体常用结构材料为镁合金,采用现有材料体系,仅仅通过结构优化设计,舱体结构件减重的空间已经很小,不能满足型号导弹的需求,而在不改变舱体结构设计的情况下,采用强度与镁合金相当的镁合金材料制造,可实现舱体减20-30%的目的,才能够满足该导弹的应用技术指标。
目前,大型镁合金结构件产品的制备主要采用锻件机加工方法进行生产,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与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晶体相比,其滑移系数目较少,这就造成了镁合金材料塑性较差,发生形变较为困难;虽然镁合金还存在一些特殊的锥面、棱柱面和锥面等非基面滑移系,但这些滑移系临界切应力远大于基面滑移,一般情况下不易启动;当温度升高或晶粒尺寸细化至10μm以下时,才能够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能够使镁合金晶粒组织达到10μm以下的成形工艺技术罕有文献可查,尤其是针对直径超过700mm以上的大型镁合金结构件,还未见此类细晶产品的相关报道,因此,现有技术在大型镁合金构件生产过程中,锻造成形过程困难,形变过程中易发生开裂,生产效率低,且变形后的锻件在各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力学性能差异,导致实际的安全系数低于设计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采用常规工艺如铁模或砂型铸造制备的镁合金锭坯,其晶粒通常无明显的择优取向(织构),但在随后的锻造、挤压、拉拔、轧制等塑性变形过程中,会由于滑移和孪生使晶粒发生转动而形成织构,由于变形方式的不同,形成的织构也存在差异;针对带加强筋的镁合金舱体结构而言,采用锻造工艺而制备的坯料,由于织构的产生,其力学性能在轴向和高向存在较大的各向异性,导致镁合金舱体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减少轴向和高向力学性能差异,提高其使用稳定性。
此外,镁合金是通过热处理来改善或调整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但由于其合金元素的扩散和合金相的分解过程极其缓慢,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时间较长,且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由于材料本身内应力释放,导致产品发生变形,尤其是针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构件,会造成局部尺寸超差使产品报废;同时,产品在大批量生产时,该工艺方法的生产周期较长,往往不能满足任务进度需求,因此,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基础上,应减少热处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尺寸镁合金筒形件精密旋压成形工艺方法,该方法解决了镁合金筒形件产品力学各向异性、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轴向、周向力学性能,减少了各向异性,增加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旋压后产品尺寸精度高,接近产品最终尺寸要求,大幅度缩短了后续机加工周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大尺寸镁合金薄壁筒形件精密旋压成形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旋压模具和旋轮安装在旋压机上,将镁合金坯料装卡至旋压模具中,使镁合金坯料与旋压模具内表面接触,旋轮设置在旋压模具内部,所述旋压模具为与待制备镁合金筒形件结构匹配的筒形结构;
(二)、对镁合金坯料进行三道次旋压,其中第一道次旋压中镁合金坯料的变形量为30%~40%,第二道次旋压中镁合金坯料的变形量为20%~30%,第三道次旋压中镁合金坯料的变形量为15%~20%;三道次旋压过程中设置旋压机的主轴转速为55r/min~85r/min,旋轮纵向进给速度为55r/min~95r/min,对镁合金坯料的加热温度为85℃~210℃;对镁合金坯料进行旋压过程中,加强筋位置留出,不进行旋压;
(三)、对镁合金坯料进行多道次精密旋压,每道次旋压的变形量为5%~10%;
(四)、对旋压后的产品进行时效热处理。
在上述大尺寸镁合金薄壁筒形件精密旋压成形工艺方法中,步骤(二)中三道次旋压的具体工艺条件如下:
第一道次旋压:将镁合金坯料加热至85℃~115℃,设置旋压机的主轴转速为75~85r/min,旋轮纵向进给速度为85~95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3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轮毂辐条孔冲孔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