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式上挡箱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3986.4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7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帮;潘东杰;沈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1/08 | 分类号: | B22C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撞式上挡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箱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撞式上挡箱机,它属于铁型覆砂铸造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铁型覆砂铸造生产线中,上挡箱机固定在生产线辊道上方,用以挡住行进中的铁型,起到定位铁型和累积铁型的作用。附图1是传统结构的上挡箱机,为两铰接点设计,此上挡箱机的缺点是:当行进中的铁型运行速度过快或伸缩气缸4气压不足时,挡板9会被冲开,导致铁型溜出定位位置,扰乱生产线正常运行,附图1中:挡住铁型示意和冲开示意有一个偏移。
公开日为2012年12月05日,公开号为20257118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覆砂造型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机架包括顶箱和与顶箱底部连接的立柱,顶箱底部设置有覆砂盖,覆砂盖下方设置有支撑辊道,用于覆砂造型,而本申请应用于用以挡住行进中的铁型,起到定位铁型和累积铁型的作用,显然作用和内容结构均无法进行对比。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防撞功能的上挡箱机,即使铁型行进速度过快或气压不足时,均不能冲开挡板,保证了生产线顺畅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实现防撞功能,当铁型行进速度过快或气压不足时,均不能冲开挡板,保证生产线顺畅运行的防撞式上挡箱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撞式上挡箱机,包括相互连接的立柱和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铰接座一和铰接座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铰座、伸缩气缸、气缸铰接头、主动连杆、从动连杆一、从动连杆二和挡板,所述气缸铰座固定在立柱上,伸缩气缸的一端与气缸铰座连接,该伸缩气缸的另一端与气缸铰接头连接,主动连杆与该气缸铰接头连接,从动连杆一的一端与主动连杆连接,该从动连杆一的另一端与铰接座一连接,从动连杆二的一端与主动连杆连接,该从动连杆二的另一端与铰接座二连接,挡板固定在从动连杆上;结构合理,可实现防撞功能,当铁型行进速度过快或气压不足时,均不能冲开挡板,保证了生产线顺畅运行。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缸尾铰轴,所述伸缩气缸的尾端通过缸尾铰轴与气缸铰座铰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缸头铰轴,所述主动连杆通过缸头铰轴与气缸铰接头铰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铰轴一和铰轴二、所述从动连杆一的一端通过铰轴一与铰接座一铰接,该从动连杆一的另一端通过铰轴二与主动连杆铰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铰轴三和铰轴四,所述从动连杆二的一端通过铰轴三与主动连杆连接,该从动连杆二的另一端通过铰轴四与铰接座二连接。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挡板与从动连杆二连为一体;和从动连杆二同时运动,使得挡板遇到铁型行使过快或者气压不足时,起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铰轴一、铰轴二和铰轴三的各自回转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出现了四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即使气缸无气压或有外力冲击挡板,都不可能将挡板冲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合理,稳定可靠,可实现防撞功能,当铁型行进速度过快或气压不足时,均不能冲开挡板,保证了生产线顺畅运行,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撞”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挡板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立柱2,气缸铰座3,伸缩气缸4,气缸铰接头5,主动连杆6,从动连杆一7,从动连杆二8,挡板9,铰接座一10,铰接座二11,缸尾铰轴12,缸头铰轴13,铰轴一14,铰轴二15,铰轴三16,铰轴四17,铁型18,辊道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2至图3,本实施例防撞式上挡箱机主要包括气缸铰座3、伸缩气缸4、气缸铰接头5、主动连杆6、从动连杆一7、从动连杆二8、挡板9、铰接座一10和铰接座二11。
本实施的机架1的立柱2上设置有气缸铰座3,伸缩气缸4的尾端通过缸尾铰轴12与该气缸铰座3铰接,在伸缩气缸4的头端设置有气缸铰接头5,该气缸铰接头5与主动连杆6的铰接孔通过缸头铰轴13铰接。
本实施的机架1的底架上还设置有铰接座一10和铰接座二11,从动连杆一7的一端通过铰轴一14与铰接座一10铰接,另一端通过铰轴二15与主动连杆6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3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打不开的笔
- 下一篇:快速加热模具的冷却系统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