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4716.5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鑫;王炯翰;陈俐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模块 承载面 调控 背光模块 垂直距离 出光孔 中央区 周边区 载板 多光源 分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载板、光源模块及光学调控膜。光源模块包含有多光源,并设置于载板的承载面。光学调控膜是设置于光源模块上方并具有多个出光孔。光学调控膜分配光源模块产生的光线于不同位置的出光孔穿射而出。光学调控膜具有周边区及中央区。周边区与承载面间的平均垂直距离不同于中央区与承载面间的平均垂直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具体而言,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显示面周边亮度提升设计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是显示装置重要的组件之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背光模块内的光学膜材调整光线分布,对显示效果(例如显示亮度及画质)产生直接影响。以采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为例,发光二极管产生光线,此时视为点光源的形式,经光学膜材引导光线为平面光源后输出至液晶面板,以提供显示装置所需光线。
然而,相对于显示区中央可获得各方向光源所提供的光线,在显示区的边角处能获得的光线较为受限,因而已知显示装置在显示区角落或边缘处容易有暗带或亮度不均匀的情形产生。针对上述问题,是有提出于已知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四角落增设反射结构,以提高角落处的亮度。然而,此一作法又会衍生像是制作成本提高问题。因此,已知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改善显示装置周边暗纹的情形。
背光模块包含载板、光源模块及光学调控膜。光源模块包含有多光源,并设置于载板的承载面。光学调控膜是设置于光源模块上方并具有多个出光孔。光学调控膜分配光源模块产生的光线于不同位置的出光孔穿射而出。光学调控膜具有周边区及中央区。周边区与承载面间的平均垂直距离不同于中央区与承载面间的平均垂直距离。
背光模块包含载板、光源模块及光学调控膜。光源模块包含有多光源,并设置于载板的承载面。光学调控膜是设置于光源模块上方并具有多个出光孔。光学调控膜分配光源模块产生的光线于不同位置的出光孔穿射而出。光学调控膜具有周边区及中央区。此外,周边区与中央区于承载面上亦分别形成有周边投影区及中央投影区。中央区及中央投影区的相对关系较周边区与周边投影区的相对关系接近平行。
通过光学调控膜与承载面之间垂直距离的改变,可调整出光分布,使周边区的亮度提升并减少暗纹,以改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2A及图2B为采用图1的背光模块的实施例剖面图;
图3为相对中央亮度于周边各位置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不同角度间相对亮度于周边各位置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背光模块的第五实施例分解立体图;
图9为采用图8的背光模块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
100 背光模块
110 载板
112 承载面
118 斜侧墙
122 周边投影区
122L 边缘投影区
124 中央投影区
130,130a 光源
133,133a 周边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47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甜甜心山芋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茯苓香米粥干粉、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