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踏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4846.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安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24 | 分类号: | B62M1/24;B62M11/06;B62M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苍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脚踏驱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让使用者以站立方式上下踩动踏板驱动车体前进、也就是用人自身的重力使脚下的轮子转动的脚踏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身力代步的最好而实用的工具是自行车:在世界上被广泛地使用,而自行车的驱动装置是自行车中的重要的部分,通常的自行车的驱动装置是采取圆盘带动链条链轮结构,是靠两只脚作圆周运转驱动与飞轮相连的轮子转动前行的,为使两只脚能做圆周运动必须把臀部架起,身体处于非常态,不便于用力。还有一种类似滑板车的大多以一只脚蹬地来获取动力,这种传统获取动力的滑板车不仅消耗体力、还需要特殊的技巧,而且非常费力,因此不适合普通人使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201210084957.X是一种自跑车。该种自跑车的车体是由增速箱构成,并在增速箱上装有脚踏式驱动机构。其脚踏式驱动机构主要包括驱动臂、脚踏板和复位弹性装置,该驱动轴的两端各与一根或两根驱动臂的前端连接,在两端的驱动臂的后部均设有脚踏板,在驱动臂与增速箱之间装有复位弹性装置。虽然该自跑车的前进的动力也是一种以站立方式用人自身的重力使脚下的轮子转动的脚踏驱动装置,但该种脚踏式驱动机构是采用脚踏板直接带动驱动臂驱动,再通过驱动臂直接驱动增速箱上的驱动轴,最后通过设在左右两个增速箱上的一根输出轴来带动驱动轮转动,因此该自动跑车驱动不轻便,脚踏有点费力,而且非常不平稳,再由于最后通过设在左右两个增速箱上的一根输出轴来带动驱动轮转动,因此在行驶当中遇到道路不平就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使得其中一个轮子无法与地面接触,因而会造成双脚在踏动踏板时人的重心会左右摆动,非常不稳定,脚踏自跑也很危险,会危及人身安全,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增速箱就无法工作,而无法实现脚踏自跑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201520255809.9或201510200722.6是本发明人申请的一种新型脚踏车驱动装置。该脚踏驱动装置虽然解决中中国专利号201210084957.X的自跑车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但由于脚踏板驱动臂3后端是直接安装在变速箱外面的变速箱输入轴上,通过脚踏板驱动臂直接驱动变速箱输入轴,且整个脚踏板驱动臂是安装在车架的下方,因此踩踏时还不够平稳和踏实,踩踏就不是非常很轻便,另外如果当变速箱达不到一定体积和长度的话,就会造成脚踏板驱动臂碰到驱动后轮缺陷,因此只能将变速箱制作的较长和较大,因此结构还不很紧凑和轻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脚踏车驱动装置存在的缺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跑在行驶当中遇到道路不平就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使得其中一个轮子无法与地面接触、双脚在踏动踏板时人的重心会左右摆动非常不稳定、甚至有可能会造增速箱就无法工作等问题的一种踩踏更轻便、更平稳、结构紧凑和轻巧的脚踏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脚踏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车架18、安装在车架18后端的变速箱1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27上的驱动后轮13、安装在变速箱输入轴22上的超越离合器28以及安装在车架18和变速箱11上的脚踏驱动装置,所述的脚踏驱动装置主要由脚踏板1、脚踏板驱动臂3和脚踏驱动平衡复位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脚踏驱动装置还包括增设的齿轮驱动臂8和驱动臂活动节6;所述的变速箱11主要由变速箱壳体12、输入轴22、输出轴27、超越离合器28、安装在超越离合器28外的驱动齿轮24、与驱动齿轮24同轴的输入轴齿轮21以及与输入轴齿轮21啮合并安装在输出轴上的输出轴齿轮26;其之间的结构及安装连接为:脚踏板1连接安装在脚踏板驱动臂3的前端,脚踏板驱动臂3后部向上弯起,脚踏板驱动臂3后端的轴孔通过连接轴10铰接在变速箱壳体12上方的连接耳9上;驱动臂活动节6的一端通过连接轴5铰接在脚踏板驱动臂3后部向上弯起部位上;齿轮驱动臂8设计成伞形齿轮形状,连接轴14通过齿轮驱动臂8中间的连接轴孔25和变速箱外壳上的连接轴孔29将齿轮驱动臂8活动连接在变速箱外壳12上,齿轮驱动臂8伞形齿轮端与超越离合器28外的驱动齿轮24啮合、设有连接轴孔23的另一端穿出变速箱壳体12上的活动槽17、且该端上设的连接轴孔23通过连接轴7与驱动臂活动节6的另一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4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摩托车内转子电机弓盘式两挡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 下一篇:位移测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