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6945.0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沈澍;蒋维乐;王汝传;孙坚;赵徐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N3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古建筑 监测 预警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监测古建筑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云端数据服务器、报警器、实时监控平台;其中,
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网关节点、部署在古建筑各处的若干个传感节点,传感节点包括传感器模块、接口电路、第一控制器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网关节点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控制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
传感器模块,用来采集环境参数,输出环境参数信号至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用来放大环境参数信号,并将放大后的环境参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至第一控制器模块;
第一控制器模块,用来对接收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处理后的第一数据至无线通信模块;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来将处理后的第一数据输出至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来将接收的第一数据输出至第二控制器模块;
第二控制器模块,用来对接收的第一数据进行处理,输出第二数据至网络通信模块;
网络通信模块,用来将收到的第二数据输出至云端数据服务器;
云端数据服务器,用来对接收到的第二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输出融合处理后的数据至实时监控平台;当融合处理后的数据超过预设的报警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至报警器;
实时监控平台,用来将接收的融合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控平台包括PC端监控系统和移动终端监控系统,其中,PC端监控系统用来查询古建筑所处环境的参数信息;移动终端监控系统用来实时查看监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星型或者网状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为温度、湿度、PM2.5浓度、光照强度、震动、风速、含硫和含氮气体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浓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测量含硫和含氮气体浓度传感器、测量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块为Atmel公司的AVR单片机Atmega3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TI公司的CC2530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模块为ARM10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古建筑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通信模块为WiFi或者4G网络扩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69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