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0620.X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何锐;郑睢宁;李祖仲;张建雷;陈俞宏;张洁;欧阳涵;陈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8/08;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流动 水泥 路面 注浆补强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其制备材料由以下组分构成:35%~45%水泥、27%~35%粉煤灰、3%~6%早强剂、2%~4%膨胀剂、0.32%~0.7%减水剂、0.3%~0.7%纤维以及20%~25%水,所述的膨胀剂为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和硫铝酸钙膨胀剂的组合物,其中,以质量分数计,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占60%~80%,硫铝酸钙膨胀剂占20%~40%,所述的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其长度为12mm,直径为0.039mm,抗拉强度为1600MPa,模量为42GPa;
其制备过程包括:
步骤一:将水泥、粉煤灰、早强剂、膨胀剂、减水剂、纤维以及水按配比称量;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泥和粉煤灰混合并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A;
步骤三:将膨胀剂、早强剂均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2%的水溶液,依次加入混合物A中,搅拌1~2分钟得到混合物B;
步骤四:将纤维分散至水中,搅拌至纤维分散均匀无团聚;
步骤五:将分散均匀的纤维、称量好的减水剂以及剩余的水依次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至均匀即得到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表观密度为3.0~3.3g/cm3;所述的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表观密度为2.1~2.5 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水剂为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其固含量为30%,减水率为25%。
4.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质量分数计,将35%~45%水泥、27%~35%粉煤灰、3%~6%早强剂、2%~4%膨胀剂、0.32%~0.7%减水剂、0.3%~0.7%纤维以及20%~25%水按配比称量,所述的膨胀剂为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和硫铝酸钙膨胀剂的组合物,其中,以质量分数计,氧化镁复合膨胀剂占60%~80%,硫铝酸钙膨胀剂占20%~40%,所述的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其长度为12mm,直径为0.039mm,抗拉强度为1600MPa,模量为42GPa;
步骤二:将称量好的水泥和粉煤灰混合并充分搅拌得到混合物A;
步骤三:将膨胀剂、早强剂均配置成质量浓度为1%~2%的水溶液,依次加入混合物A中,搅拌1~2分钟得到混合物B;
步骤四:将纤维分散至水中,搅拌至纤维分散均匀无团聚;
步骤五:将分散均匀的纤维、称量好的减水剂以及剩余的水依次加入混合物B中,搅拌至均匀即得到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为硅酸盐水泥,表观密度为3.0~3.3g/cm3;所述的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表观密度为2.1~2.5 g/cm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早强剂为甲酸钙和三异丙醇胺的组合物,其中,以质量分数计,甲酸钙占70%~80%,三异丙醇胺占20%~3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膨胀型高流动水泥基路面注浆补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水剂为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其固含量为30%,减水率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06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低碳节能LE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带风能发电装置的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