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1650.2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6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丽;张顶武;陈家伯;陈北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师傅饮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A23F3/22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浓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⑴茶叶萃取:投入茶叶原料后,加入70℃~95℃的RO水,浸提茶叶原料;⑵酶解反应:依次加入单宁酶、破壁酶、淀粉酶和蛋白酶,酶解反应4小时~8小时,再加入外切蛋白酶;⑶分离过滤;⑷对红茶提取液的pH值进行调整,红茶提取液中加入NaHCO3,调整pH值为5.0~6.0,得红茶液;⑸浓缩后得红茶浓缩液。本方法以红茶茶叶为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溶剂为水,采用独特的酶解技术,使酶制剂发挥其最大应用效果,提高了产品收率,使滋味成分变得更加丰富,增加红茶浓缩液入口甜感,提升回甘,保留了红茶的特征风味,有茶感,是天然植物提取物,为高附加值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饮料是中国饮料市场仅次于碳酸饮料、包装水、果汁的第四大饮品,市场份额约占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饮料的风味要求越来越高,提升茶饮料的品质越来越重要。
茶浓缩液是以茶叶或茶鲜叶为主要原料,经水提取或采用茶鲜叶榨汁,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加工助剂,采用物理方法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经加工制成的,作为食品、饮料等原辅料的液态产品。
经过酶解技术制备的茶浓缩液滋味成分更加丰富,为高附加值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此外,经过酶解技术制备的茶浓缩液,添加至茶饮料中,可以弥补当前大宗茶叶原料及茶粉所未克服的缺陷(如后余味苦涩,茶感不够顺滑,茶韵不够醇厚等),提升产品的口感,增加茶韵,使口感更加平顺。
目前市面上的茶浓缩液有经过酶解技术处理的,也有不经过酶解技术处理的。不经过酶解技术处理的茶浓缩液苦涩味重,消费者难以接受;经过酶解技术处理的茶浓缩液,茶的特征风味物质苦味和涩味保留少,茶味、饱满度弱,回甘不足。
用茶叶制得的茶饮料,风味的组成主要源于茶叶经萃取后所提供的茶感、底韵及头香三部分,当前市场上贩售的茶饮料其风味多存在后余味苦涩,口感不够顺滑,茶韵不够醇厚等缺陷。对于一些高糖的茶饮料,由于甜感较强,须使用较多量的茶叶或茶粉来平衡其甜腻感,而茶叶或茶粉用量提高所产生的苦涩味会较重,而茶浓缩液的添加使茶饮料喝起来更加顺滑,达到改善口感的效果。对于无糖茶而言,由于没有糖修饰后余味,茶浓缩液的添加更能增强其茶韵及回甘。
目前市面上的茶浓缩液以绿茶浓缩液为主,还没有相关的红茶浓缩液商品,茶浓缩液的品类较为单一,而红茶饮料市场份额巨大。因此现有的茶浓缩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亟需一种新的茶浓缩液。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三篇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1、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CN102548424A),所述方法包括添加蛋白酶、鞣酸酶和具有20000U/g以上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酶制剂而提取处理茶类原料,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提取通过现有的酶提取处理未完全分解、提取的来自茶叶的细胞壁成分,而且随着细胞壁成分的分解可进一步将可提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其结果可高收率地获得富含氨基酸成分且富于甜味、酽味和美味的茶类提取物。
2、茶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CN102573507A),该方法包括将茶类原料添加蛋白酶、鞣酸酶以及来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或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的纤维素酶进行提取处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提取在以往的茶叶的酶处理提取中未能分解、提取尽的、来自茶叶的细胞壁成分,并且伴随细胞壁成分的分解,可以将可提取的蛋白质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结果,可以高收率获得富含氨基酸成分、富有甜味、酽味和香味的茶类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师傅饮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康师傅饮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1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槐芽茶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复方保健茶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