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用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3655.9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7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下山公明;上田刚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11 | 分类号: | B60C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李艳;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具有在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的彼此呈反转形状的第1花纹样式、第2花纹样式的胎面花纹。第1花纹样式包含主倾斜沟、及倾斜方向与所述主倾斜沟不同的第1、第2副倾斜沟。主倾斜沟由从位于一侧的胎面区域内的起点延伸至位于另一侧的胎面区域内的弯折点为止的第一急倾斜部,及从所述第一急倾斜部延伸至胎面端为止的第一缓倾斜部所构成。本发明的轮胎可高水平地兼顾公路性能与越野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用作耐力赛(enduro)轮胎的、高水平地兼顾公路(on-road)性能与越野(off-road)性能这两者的摩托车用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例如耐力赛轮胎等能在公路与越野两种道路上行驶的摩托车用轮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就公路用轮胎而言,因在铺装路上行驶,所以须争取与路面的接触地面面积。所以,多采用胎面(tread)沟少且胎面沟与其他胎面沟不交叉而相独立的花纹(pattern)。
另一方面,就越野用轮胎而言,因在泥土等未铺装路上行驶,所以采用块状(block)花纹。并且,借助于使区块陷入路面内、及区块边缘(edge)的刮痕效果(有时称为“边缘效果”)等而确保越野中的抓地力(grip)。
然而,所述块状花纹中,与通常的公路用轮胎的花纹相比,胎面部被划分成多个区块,所以花纹刚性低。所以,公路行驶时,轮胎容易下沉,且存在使公路上的操纵稳定性即公路性能下降的问题,如从倾斜(roll)初期至末期的倾斜的反应(有时称为倾斜分量)变得并非线性等。
这样,公路性能与越野性能具有二律背反关系,难高水平地兼顾这两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1-5248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水平地兼顾公路性能与越野性能这两者的摩托车用轮胎。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摩托车用轮胎,在胎面部具有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交替配置的第1花纹样式与第2花纹样式的胎面花纹,该摩托车用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花纹样式包括主倾斜沟、及倾斜方向与该主倾斜沟不同的第1、第2副倾斜沟,且
所述主倾斜沟由比轮胎赤道更靠轮胎轴方向一侧的胎面区域内的起点,倾斜地延伸至位于轮胎轴方向另一侧的胎面区域内的弯折点为止的第一急倾斜部,及从所述弯折点比所述第一急倾斜部更缓地倾斜延伸至轮胎轴方向另一侧的胎面端为止的第一缓倾斜部所构成,且
使所述起点至轮胎轴方向一侧的胎面端为止的距离La处于从轮胎赤道至胎面端为止的距离Lo的20%~40%的范围,并且
所述第1副倾斜沟由从在轮胎轴方向一侧的胎面区域内与所述主倾斜沟的第一急倾斜部相交的交点,倾斜地延伸至位于轮胎轴方向一侧的胎面区域内的弯折点为止的第二急倾斜部,及从所述弯折点比所述第二急倾斜部更缓地倾斜延伸至轮胎轴方向一侧的胎面端为止的第二缓倾斜部所构成,
所述第2副倾斜沟由从在轮胎轴方向另一侧的胎面区域内与所述主倾斜沟的第一急倾斜部相交的交点,倾斜地延伸至位于轮胎轴方向一侧的胎面区域内的弯折点为止的第三急倾斜部,及从所述弯折点比所述第三急倾斜部更缓地倾斜延伸至轮胎轴方向一侧的胎面端为止的第三缓倾斜部所构成,且
所述第2花纹样式形成为使所述第1花纹样式向轮胎轴方向反转而得的反转状花纹。
本发明的所述摩托车用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副倾斜沟与所述第2副倾斜沟大致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3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