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的活塞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6389.5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虎;吴旭;魏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业成轨道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机车车辆 油压 减振器 活塞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轨道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轨道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中的活塞单元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轨道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轨道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包括有工作缸1A,以及置于工作缸1A中的活塞单元2A和底阀单元3A;活塞单元2A上设有拉伸阀21A和压缩阀22A,底阀单元3A上设有补偿阀31A和压缩阀32A;参照图1中所示,当活塞单元2A向上拉升时,在油压作用下,阀21A和阀31A开启,阀22A和阀32A关闭;参照图2中所示,当活塞单元2A下压时,在油压作用下,阀21A和阀31A关闭,阀22A和阀32A开启;活塞单元2A在拉升或压缩时形成液压阻尼力,达到减振的目的。
参照图3和图4中所示,现有典型一种轨道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的活塞单元,包括有活塞本体1C,活塞本体1C外侧壁上设有活塞环5C,活塞本体1C上设有供油液经活塞本体1C向上流通的第一通道11C和供油液经活塞本体1C向下流通的第二通道10C;第一通道11C中设有第一芯阀机构6C,第一芯阀机构6C从第一通道11C底端装入,第一芯阀机构6C的装配时先装芯阀弹簧62C,再装芯阀61C,最后再装调节螺套63C;第二通道10C中设有第二芯阀机构7C,第二芯阀机构7C从第二通道10C顶端装入,第二芯阀机构7C的装配时先装芯阀弹簧72C,再装芯阀71C,最后再装调节螺套73C。为了防止调节螺套63C和调节螺套73C在后期出现松动,调节螺套63C和调节螺套73C在装入之前预涂螺纹锁固胶;将调节螺套旋入相应的通道中之后,对芯阀弹簧实施预紧,芯阀弹簧预紧力的大小根据减振器阻力要求而定;螺纹锁固胶固化后,活塞单元可以使用。
现有的这种活塞单元的优点是:轴向尺寸短,适合于轨道机车车辆某一类型减振器;上、下两面上布置的每一组阀系可以分别独立控制油压减振器的拉伸或压缩阻力,双方向阻力互不干扰;可以实现减振器阻力连续可调。
采用这种活塞单元应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但在实际应运中存在以下问题:1、减振器随车运行一段时间后,部分减振器阻力会出现阻力明显的变化或衰减,而这一变化非芯阀弹簧失效导致的结果;2、减振器在装配调试过程中,活塞单元芯阀弹簧力值不稳定或芯阀出现卡滞现象;3、经使用后的减振器活塞单元无法再次维修。
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减振器阻力变化的原因分析
1、螺纹锁固胶通常应用于紧固螺栓与螺母,即螺栓和螺母是一对螺纹联结副,为了便于旋合,螺纹副设计成间隙配合,间隙配合不能有效防松。螺栓与螺母旋合后,二者端面接触,施以一定的力矩拧紧,能起到一定防松效果;为确保螺纹不会出现松动,螺纹间再涂螺纹锁固胶,固化后能起到可靠地防松效果。除非用专用工具或合理的拆卸方法,否则很难将二者分开。
2、本活塞单元结构及工作关系
活塞本体1C上的第一通道11C和第二通道10C为螺纹孔,芯阀弹簧的预压力是通过旋调调节螺套来实现。当芯阀弹簧达到预设的力值时,调节螺套停止旋入,由于调节螺套停留在螺纹孔L区域中某一段位置,调节螺套与活塞本体1C螺纹孔之间没有端面接触,二者不存在拧紧力矩,不能产生有效地紧固,这与螺纹联结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起不到任何防松的作用。
为了实现防松,人们想到在调节螺套与活塞本体1C螺纹副间预涂一种厌氧类的螺纹锁固胶,当胶固化后,螺纹副间填充了固体物质,能起到一定的防止松效果。理想情况下,当螺纹副间充满螺纹涂胶并固化,调节螺套通过螺纹胶与活塞本体1C螺纹实现可靠地连接。现实操作的难点在于:无法解决螺纹副间充满螺纹锁固胶。
首先,螺纹锁固胶具有一定的粘度,粘度与螺纹间隙的存胶量有着密切关系:粘度低,流动性好,液体胶难以在螺纹表面存留,当螺纹旋入后,无法保证螺纹副间填满了胶;粘度高,流动性差,液体胶可以存留在螺纹表面,但螺纹旋入时,大部分胶被阻挡在螺纹孔以外,螺纹副间存留胶量仍然很少。由于螺纹副间存胶量少,螺纹锁固胶固化后,螺纹副间存在空隙,这为后期防松带来很大的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业成轨道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业成轨道交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6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