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胆汁螺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8372.3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伍妙梨;黄韧;郭鹏举;张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汁 螺杆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原菌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汁螺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胆汁螺杆菌(Helicobacterbilis)属于螺杆菌属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生长要求苛刻,主要寄生于消化道,是一种典型而重要的螺杆菌,常以隐性感染形式普遍存在于大鼠、小鼠、沙鼠等啮齿动物的消化道中,与啮齿动物肝胆疾病、盲肠炎、结肠炎等的发生高度相关。研究指出,胆汁螺杆菌还与人类胆管癌、胆囊炎等肠道疾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对人类具有潜在危害性。模型动物感染螺杆菌时,可诱发一些并发疾病,严重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并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产生潜在的干扰。因此,螺杆菌在实验动物中的感染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欧洲实验动物联盟已将其列为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菌,但我国因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而尚未被列入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造成我国实验动物科研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影响我国实验动物产业化,并对实验动物进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胆汁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1)细菌分离培养:取粪便沉淀或肠壁粘液,在特殊的培养基和微氧环境下培养分离该菌。因胆汁螺杆菌的生长条件苛刻,分离培养的成功率较低,且该菌生长缓慢,需要培养5~7d,生化鉴定试验操作繁琐,耗时费力,检测周期较长,而阻碍了该检测方法的应用。
(2)血清学检测:运用ELISA方法来检测血清或粪便中胆汁螺杆菌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学方法操作简便,可在同一时间内检测大量样品,但由于螺杆菌属细菌繁多,并且互相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故难以对胆汁螺杆菌进行定性检测。
(3)PCR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检测技术因高效、快速简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检测螺杆菌。目前,所报道的PCR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普通PCR、多重PCR、巢氏PCR等。常规PCR检测技术操作较为繁琐,需对扩增后产物进行电泳分析,而在后处理过程中不同样品间容易发生交叉污染,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此外,常规PCR只能对细菌进行定性检测,无法定量检测;所以影响了常规PCR检测方法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面的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胆汁螺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及其引物和探针,以解决上述检测方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成功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胆汁螺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引物F:TACCACTGGAATGTAAAAGGCA(SEQIDNO:1);
引物R:CTTCTTTTAGCGTTACATACGGAGT(SEQIDNO:2)。
一种胆汁螺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探针,其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探针P:CCACAAGTCCATGCGGCAACAGAAG(SEQIDNO:3)。
优选的,所述探针5’端添加了荧光报告基团FAM序列,3’端添加了荧光淬灭基团BHQ序列。
一种胆汁螺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取待测样品DNA作为模板,利用上述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胆汁螺杆菌。
一种胆汁螺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构建包含胆汁螺杆菌保守基因序列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
2)提取待测样品DNA作为模板,与所述标准曲线以相同条件,利用上述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根据样品Ct值与标准曲线做比对进行定量分析。
优选的,所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采用的PCR反应体系为:
PremixExTaq(ProbeqPCR)(2×)10μL
10μM引物F0.5μL
10μM引物R0.5μL
5μM探针P0.8μL
RoxReferenceDyeII(50×)0.2μL
模板2μL
ddH2O6μL
总体积20μL。
优选的,所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扩增程序为:第一阶段预变性,95℃30s,重复1个循环;第二阶段PCR反应,95℃5s,60℃34s,重复40个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未经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8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