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0951.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蒋红云;张佩;冯磊;张燕宁;毛连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90 | 分类号: | C12N9/90;C12N15/61;C12Q1/68;C12Q1/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dna 拓扑 异构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参照人类拓扑异构酶I的氨基酸全长序列进行编号,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的653位氨基酸为苏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为甜菜夜蛾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甜菜夜蛾DNA拓扑异构酶I的氨基酸全长序列的GenBankID为JN258956,参照人类拓扑异构酶I的氨基酸全长序列进行编号,所述甜菜夜蛾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中的653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甜菜夜蛾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包含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甜菜夜蛾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包含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在农药筛选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在喜树碱类农药筛选中的应用。
7.一种利用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筛选农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阴性对照组的反应体系: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为5%,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的纯化蛋白的质量为50ng,2.0μL10×TopI反应缓冲液,1.0μL浓度为0.5μg/μLpBR322DNA,水补足至20μL,将各组分混匀;10×TopI反应缓冲液的组份为:1.5MKCl,100mMTris-HCl,10mM二硫苏糖醇,10mMEDTA,1mg/mL牛血清白蛋白,pH7.5;
2)配制空白对照组的反应体系:添加2.0μL10×TopI反应缓冲液,1.0μL浓度为0.5μg/μLpBR322DNA,水补足至20μL,将各组分混匀;10×TopI反应缓冲液的组份同步骤1);
3)配制实验组的反应体系:添加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纯化蛋白50ng,2.0μL10×TopI反应缓冲液,1.0μL浓度为0.5μg/μLpBR322DNA,1.0μL待筛选的农药,水补足至20μL,将各组分混匀;所述实验组设有多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待筛选农药;10×TopI反应缓冲液的组份同步骤1);
4)将各反应体系置于27℃,反应30min,测定酶活性单位数;
5)终止反应:反应结束后,向体系内加入1μL250μg/mL蛋白酶K和2μL5%SDS,37℃,终止反应30min;
6)反应液离心后,取上清液与Loadingbuffer混匀后,上样于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
7)染色:用25μM溴化乙锭溶液染色10min,用水润洗凝胶,去除凝胶上溴化乙锭残留液,紫外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结果进行图像采集;
8)采用QuantityOne软件对电泳图片的各泳道进行识别和去背景操作后,通过对泳道内的超螺旋条带的光密度值进行扫描,按照超螺旋光密度百分率%=实验组超螺旋光密度/空白对照组超螺旋光密度×100%,计算体系内的超螺旋百分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利用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筛选农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的待筛选的农药的浓度为0.01-1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利用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筛选农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甜菜夜蛾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
10.一种利用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筛选农药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10×TopI反应缓冲液,浓度为0.5μg/μLpBR322DNA,昆虫DNA拓扑异构酶I突变体、水、二甲基亚砜;所述10×TopI反应缓冲液的组份为:1.5MKCl,100mMTris-HCl,10mM二硫苏糖醇,10mMEDTA,1mg/mL牛血清白蛋白,pH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09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将生物酶固定在陶瓷填料中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纤维二糖水解酶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