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脉显像方法以及静脉显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6622.3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龙魁;许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曲卫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显像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显像方法以及静脉显像系统,方法包括:向目标对象照射红外光;通过红外摄像装置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红外图像,其中,所述红外图像呈现有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画面;通过投影装置以可光见的形式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影所述红外图像,其中,所述红外图像的投影与目标对象相重合,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画面投影至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所在的位置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目标对象的静脉所在的位置显示静脉的画面,方便查找目标对象的静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脉显像方法以及静脉显像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学中,常常静脉注射的方法来治疗患者的疾病,由于静脉注射是直接将药水直接注射入患者的血液中,其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但是,在进行静脉注射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以注射头插入患者的静脉中。而传统的静脉识别方法主要依靠医护人员的肉眼和经验来识别,在皮肤表面的静脉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很难实现,更无法做到深度静脉的精准可靠的判别,容易造成了穿刺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多次静脉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普通成人静脉注射的首次穿刺失败率为28%;儿童静脉注射的首次穿刺失败率为44%;儿童中需尝试穿刺3次以上才能进行静脉注射的比例为43%;静脉注射时,发生“漏针”现象的比例为23-28%;癌症患者中穿刺完全失败的比例为12%。
因此,需要出现一种能够辅助医疗人员查找患者静脉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脉显像方法以及静脉显像系统,能够在目标对象的静脉所在的位置显示静脉的画面,方便查找目标对象的静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静脉显像方法,包括:向目标对象照射红外光;通过红外摄像装置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红外图像,其中,所述红外图像呈现有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画面;通过投影装置以可光见的形式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影所述红外图像,其中,所述红外图像的投影与目标对象相重合,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画面投影至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所在的位置上。
其中,在所述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红外图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增强所述红外图像的对比度,生成初始增强图像;识别所述初始增强图像中所显示的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画面;对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画面进行突显处理,生成最终增强图像;所述通过投影装置以可光见的形式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影所述红外图像,并使所述红外图像的投影与目标对象相重合,以使所述红外图像中所呈现的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呈现在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位置上的步骤,具体:通过投影装置以可光见的形式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影所述最终增强图像,并使所述最终增强图像的投影与目标对象相重合,以使所述最终增强图像中所显示的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呈现在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所在的位置上。
其中,所述增强所述目标对象的红外图像的对比度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红外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映射至0~1的区间范围,生成第一中间图像;将所述第一中间图像进行低通滤波,以使所述第一中间图像模糊化,生成第二中间图像;将所述第一中间图像与第二中间图像的各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相减,生成第三中间图像;取所述第三中间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的绝对值,生成第四中间图像;将所述第二中间图像和第四中间图像中各对应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相乘,生成第五中间图像;将所述第五中间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映射至0~255区间范围,生成初始增强图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静脉显像系统,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摄像装置和投影装置;所述红外光源用于发射红外光,其中,所述红外光源覆盖目标对象;红外摄像装置用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红外图像,其中,所述红外图像呈现有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画面;投影装置,用于以可见光的形式向所述目标对象投影所述红外图像,其中,所述红外图像的投影与所述目标对象相重合,所述红外图像中所呈现的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的画面投影至所述目标对象的静脉所在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6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