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安全配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8351.5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6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和;谢吉华;林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12/06;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设备 其他 安全 配对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安全配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首次配对之前的密钥生成、首次配对的个人密码设置、公钥交换和自动进行的常规配对三个部分;首次配对的个人密码设置用于交换双方的公钥,完成设备双方的首次认证.首次配对之前须进行个人密码设置,生成密钥对等操作。配对分为首次配对以及常规配对两种情况,首次配对的主要目的是交换双方公钥,常规配对即首次配对之后的配对,可在不需要人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本发明可拓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范围,方便用户生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用户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安全。
背景技术
随着谷歌公司的谷歌眼镜、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国内360公司的360儿童卫士、小米公司的小米手环的陆续发布,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迎来了一次发展的高峰。与普通智能产品相比,智能穿戴设备由于其可穿戴的特点使得其便携性更好;与传统的穿戴物品相比智能穿戴设备又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因此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般情况下,智能穿戴设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往往通过蓝牙的方式与用户的随身物品进行配对,配对时往往通过输入个人密码来防止非法设备参与配对,但是个人密码码有被窃听的风险,且输入个人密码操作较为复杂,因此简化配对过程,提高配对安全性尤为重要。智能穿戴设备与用户之间会有大量的信息传递,这些信息包含多个方面,如用户的身体状况,所处位置,以及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如果不对这些信息加以保护,使得信息泄漏将会对用户的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此外,由于智能穿戴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使得其潜在功能得不到发挥,使得目前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大多停留在运动辅助、身体监测阶段,智能穿戴设备由于其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其价值被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对的一种方法,从源头拒绝风险设备的配对请求,可增加通信安全性,同时可拓宽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范围,方便用户生活。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安全配对方法,该方法包括首次配对之前的密钥生成、首次配对的个人密码设置、公钥交换和自动进行的常规配对三个部分;首次配对的个人密码设置用于交换双方的公钥,完成设备双方的首次认证;
该方法基于PKI非对称密钥体系,利用加密随机数的方法来验证双方的身份;智能穿戴设备和与其配对的设备的ROM中必须具备加密区域即密钥区,该区域拒绝一切外部访问;
首次配对之前的密钥对生成过程如下:
首次配对之前需产生密钥对,用户输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个人密码,执行生成密钥对指令,生成密钥对,将私钥存入密钥区,公钥存入普通ROM区,该指令只可被执行一次,即生成的密钥对将会被永久使用,不可更改;与智能可穿戴设备配对的另一方也需产生密钥对,将私钥存入密钥区,公钥存入普通ROM区;其密钥生成指令同样只可执行一次,密钥对将会被永久使用,不可修改;
首次配对过程如下:
为便于配对过程的描述,用字母A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字母B表示与其配对的设备;
步骤21:用户输入个人密码,若密码正确则执行下一步,否则通信停止;
步骤22:建立A与B之间的蓝牙连接,A将其公钥KUA以明文形式发送给B;
步骤23:B产生一个随机数R1并保存,B用A的公钥KUA加密R1和自身的公钥KUB,将其发送给A;
步骤24:A收到密文后首先从密钥区读取其私钥KRA,用KRA解密B发送过来的密文,得到R1’和KUB并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8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