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0266.2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靳志强;杨旭东;陈思顺;董维付;田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慧联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机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6 | 分类号: | B65B43/16;B65B43/12;B65B43/30;B65B43/46;B65G1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烟上袋 打包 输送 袋装 使用方法 | ||
1.一种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袋机构(4),取袋机构(4)下方设有输送机构(5),输送机构(5)的末端设有张袋机构(6);所述的取袋机构(4)包括取袋机械手(7),取袋机械手(7)与取袋竖向气缸(8)连接,取袋竖向气缸(8)与气缸固定板(9)连接,气缸固定板(9)两侧设有纵移导套(10),纵移导套(10)与纵移导轨(11)连接,两纵移导套(10)间还设有纵移气缸(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袋机械手(7)与取袋竖向气缸(8)之间还设有导轴连接板(13),导轴连接板(13)经行程导柱(14)与检测板(15)连接,检测板(15)上设有检测传感器(16),行程导柱(14)上还设有张紧弹簧(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袋机构(4)旁还设有送袋压轮(17),送袋压轮(17)与压轮气缸(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5)包括打包袋输送板(19),打包袋输送板(19)上设有打包袋输送带(20);所述的打包袋输送带(20)与送袋压轮(17)竖向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袋机构(6)包括上张袋机械手(21),上张袋机械手(21)下方设有下张袋机械手(22);所述的上张袋机械手(21)与上张袋气缸(23)连接,下张袋机械手(22)与下张袋气缸(71)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纵移气缸(12)推动取袋机械手(7)沿纵移导轨(11)滑移到异形烟自动上袋打包装置的存袋装置(1)上方,取袋竖向气缸(8)推动取袋机械手(7)向下移动将存袋装置(1)中的打包袋向上取出,纵移气缸(12)继续滑移推动取袋机械手(7)将打包袋移动到输送机构(5)上方,取袋竖向气缸(8)再次向下移动使取袋机械手(7)将打包袋放在输送机构(5)上并释放打包袋,输送机构(5)将打包袋输送到张袋机构(6)处,张袋机构(6)将打包袋袋口张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袋机械手(7)向下移动取出打包袋过程中,当检测传感器(16)碰到打包袋时,取袋竖向气缸(8)停止运动,取袋机械手(7)将打包袋吸起,之后取袋竖向气缸(8)再次向上移动,使取袋机械手(7)向上取出打包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袋机械手(7)将打包袋放在输送机构(5)上并释放打包袋后,压轮气缸(18)推动送袋压轮(17)将打包袋压在输送机构(5)上,送袋压轮(17)协同输送打包袋到张袋机构(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袋机械手(7)将打包袋放在输送机构(5)的打包袋输送板(19)上并释放打包袋,压轮气缸(18)推动送袋压轮(17)将打包袋压在打包袋输送板(19)的打包袋输送带(20)上,打包袋输送带(20)向前运送打包袋,送袋压轮(17)随之转动,协同输送打包袋到张袋机构(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异形烟上袋打包用的取袋输送张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包袋被输送到张袋机构(6)后,下张袋气缸(71)向上推动下张袋机械手(22)使之吸住打包袋的下层,上张袋气缸(23)向下推动上张袋机械手(21)使其吸住打包袋的上层,之后上张袋气缸(23)上移使上张袋机械手(21)将打包袋的袋口张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慧联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机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慧联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机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02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