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高粱酒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18739.3 申请日: 2015-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5132267B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陈平;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 陈平;陈进
主分类号: C12G3/12 分类号: C12G3/12;C12G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50500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粱酒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酒的制作工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高粱酒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白酒可以温血通脉,祛风散寒,适合中风、关节炎、手脚麻木的人喝,风寒初起时少量喝酒还可预防感冒;红酒可以助消化、抗衰老、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红酒中所含的单宁能抑制细菌繁殖,有效帮助消化,其所含的维他命C、E及胡萝卜素,亦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预防老化,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使体形不会随岁月流逝而逐渐臃肿走样。高档白酒,一般都离不开高粱作原料,因此,高粱也被称为“白酒原料之王”。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凉血解毒的功效,由高粱米酿制出的白酒较其他粮食酒也更香更醇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生态的红高粱酒及其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高粱酒,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包括:红高粱糙米、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有机鲜杨梅汁,其中,所述原料按质量份数计算比例为250~350∶5~15∶5~15∶5~15∶1~3。

所述红高粱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红高粱米,通过手工捣磨舂或用设定在糙米栏的自动脱米机,制成带皮的红高粱糙米;

(2)将原料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以及上述步骤(1)中的红高粱糙米依次粉碎成颗粒后,再加入有机鲜杨梅汁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3)将上述混合料蒸熟,得到熟料;

(4)在上述熟料中加入酒曲,酒曲与所述熟料间要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36℃,发酵时间为80h-85h,最终得到产有酒精的发酵料;

(5)将上述产有酒精的发酵料进行蒸馏,得到成品红高粱酒。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原料须粉碎至粒径为1.5-3mm的颗粒。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将混合料蒸熟需使用矿泉水或纯净水产生的水蒸气,所述矿泉水或纯净水的使用重量占所述原料重量的30%-35%。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酒曲的重量占所述熟料重量的0.2-0.25%。

优选地,所述高粱杆为去皮后直径大于2.0cm的实心高粱杆。

优选地,所述甘蔗杆为去皮后直径大于3.0cm的实心甘蔗杆。

本发明采用红高粱米结合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以及天然鲜杨梅汁作为原料,制作出了一种色泽鲜红透亮、芳香浓郁、绵柔甘冽、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让人垂涎欲滴的红高粱酒,通过添加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以及天然鲜杨梅汁作为原料,不仅减少了对红高粱米的耗费,同时提高了酒的营养以及口感,一举多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原料红高粱糙米、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有机鲜杨梅汁按质量份数计算比例为270∶8∶4∶4∶2。

所述红高粱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红高粱米,通过手工捣磨舂或用设定在糙米栏的自动脱米机,制成带皮的红高粱糙米;

(2)将原料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以及上述步骤(1)中的红高粱糙米依次粉碎成颗粒后,再加入有机鲜杨梅汁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3)使用纯净水将上述混合料蒸熟,得到熟料;

(4)在上述熟料中加入酒曲,酒曲与所述熟料间要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80h,最终得到产有酒精的发酵料;

(5)将上述产有酒精的发酵料进行蒸馏,得到成品红高粱酒。

实施例2:

原料红高粱糙米、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有机鲜杨梅汁按质量份数计算比例为300∶10∶5∶5∶2。

所述红高粱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红高粱米,通过手工捣磨舂或用设定在糙米栏的自动脱米机,制成带皮的红高粱糙米;

(2)将原料高粱杆、甘蔗杆、红薯块以及上述步骤(1)中的红高粱糙米依次粉碎成颗粒后,再加入有机鲜杨梅汁按所述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3)使用纯净水将上述混合料蒸熟,得到熟料;

(4)在上述熟料中加入酒曲,酒曲与所述熟料间要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82h,最终得到产有酒精的发酵料;

(5)将上述产有酒精的发酵料进行蒸馏,得到成品红高粱酒。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平;陈进,未经陈平;陈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87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