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吗啡肽2或Biphalin的棕榈酰化修饰的阿片肽类似物及其合成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19850.4 申请日: 2015-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5131084B 公开(公告)日: 2018-05-01
发明(设计)人: 王锐;方泉;王沛;张婷;王子龙;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K7/06 分类号: C07K7/06;C07K1/20;C07K1/16;C07K1/06;C07K1/04;A61K38/08;A61P25/04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代理人: 张英荷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吗啡 biphalin 棕榈 修饰 阿片 类似物 及其 合成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类阿片肽类似物的合成,尤其涉及一类基于阿片肽内吗啡肽2、Biphalin通过棕榈酰化修饰而构建的全新阿片肽类似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同时还涉及该类阿片肽类似物在镇痛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害,可导致整体生活质量下降(Pain 1986, 3:S1-226)。目前,包括吗啡、杜冷丁和芬太尼等在内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镇痛药物。并且,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已被证实在多种急性和慢性疼痛治疗中均具有高效的镇痛活性,已成为临床中、重度疼痛治疗的一线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主要是通过μ-阿片受体来介导其镇痛作用的(Nature 1997, 386:499-502)。因此,针对阿片受体类的新药研究和开发一直是镇痛药物研发中“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阿片肽也能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而介导高效的镇痛活性。而多肽药物普遍具有高效、低作用剂量、低副作用的优点,阿片肽在镇痛新药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已有的研究发现,内吗啡肽2 和Biphalin这两种阿片肽均具有高效的镇痛的作用。内吗啡肽2(EM-2, Tyr-Pro-Phe-Phe-NH2)是1997年从哺乳动物牛脑组织中分离出来的μ-阿片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对μ-阿片受体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特异选择性,并广泛分布于人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相关药理学活性研究表明,在热板实验、甩尾实验、福尔马林痛实验模型及抗痛敏模型中,EM-2都能产生有效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且,低剂量的EM-2在神经痛模型中就能产生镇痛作用。而Biphalin([Tyr-(D)Ala-Gly-Phe-NH]2)是Lipkowski 等人于1982年发现的一种高效镇痛的阿片肽,它是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的类似物。进一步药理学活性研究表明,Biphalin可显著地增强其镇痛活性。其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作用的效价大于吗啡,中枢和腹腔注射时都能引起极其高效的镇痛作用。因此,以阿片肽内吗啡肽2 和Biphalin可作为化学模板,通过进一步的化学修饰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以用于镇痛新药的研发。

目前,阿片肽可通过化学的修饰来提高其受体选择性,而获得具有优势构象的阿片肽类似物,这些化学修饰手段主要为非天然氨基酸的引入、环化、脂化、糖基化等(Med. Res. Rev. 2012, 32(3):536-80)。脂化修饰不仅可提高多肽分子的脂溶性,还能显著地增强其稳定性,有效防止多肽分子被体内水解酶所降解,同时,还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利用度,所以脂化修饰是多肽药物的化学修饰和结构优化中的有效策略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内吗啡肽2、Biphalin两种阿片肽类在镇痛剂量范围内伴随一些副作用且稳定性差等弱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吗啡肽2或Biphalin的棕榈酰化修饰的阿片肽类似物,以增强其镇痛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基于内吗啡肽2或Biphalin的棕榈酰化修饰的阿片肽类似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上述阿片肽类似物的镇痛活性及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一、棕榈酰化阿片肽类似物

本发明棕榈酰化阿片肽类似物,是基于具有高效镇痛活性的阿片肽内吗啡肽2或Biphalin,通过棕榈酰化修饰化学构建而成的一类全新的阿片肽类似物。其结构式如下:

化合物

化合物

(二)棕榈酰化阿片肽类似物的合成

本发明阿片肽类似物的合成,是以高效阿片配体内吗啡肽2或Biphalin为化学模板,在保留其关键“药效团”的前提下,在其C末端连接3个Lys(多个Lys是为了提高溶解性),再通过C末端第一个Lys侧链氨基上化学连接一个γ-Glu,然后经棕榈酸酰化修饰而获得。其具体合成工艺如下:

(1)树脂的预处理:将Rink-Amide-MBHA树脂在二氯甲烷中搅拌,使树脂充分溶胀后减压抽干溶剂;

(2)脱除Fmoc保护基:在溶胀、抽干溶剂的树脂中,加入六氢吡啶(Piperidine)、1,8-二氮杂环十一碳-7-烯(DBU)及DMF的混合溶液,搅拌反应3~5min后抽干,重复3次,最后加DMF洗涤,茚检,得到脱除Fmoc基团保护的树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9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